2009年,我市財政在增收形勢嚴峻、支出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堅持保民生、促發展,民生投入規模超過以往,2010年,雖然財政收支形勢依然嚴峻,但將進一步向民生保障方面傾斜。 2月18日傍晚,元竹鎮申莊村村民顧竹琴從田里挖完野菜,經過申莊西橋回家。她告訴記者,走在新橋上感覺非常好,兩年前她就是在這里跌下去的。 申莊西橋原來是一座由兩塊水泥板拼起來的小橋,汽車、拖拉機基本不能通行,自行車、行人不小心也會發生危險。 作為農村小型公益項目,由財政投入資金重建了申莊西橋,為村民們打通了通道。 據市財政局負責人介紹,2009年,市財政累計安排2億多元,大力支持新農村和農村新“6+1”實事工程建設,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7134人,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9萬人;改造農村泵站261座,疏浚整治河道1577條;建成戶用沼氣800戶,改廁2.2萬座;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村民達到70%;年內脫貧1.5萬人;繼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年撥付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五項基金6.6億元。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提供貸款擔保1566萬元,購買公益崗位1000個,著力幫助解決了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積極籌措資金,對城鄉849個大病醫療救助對象實施救助273萬元。按照基本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要求,財政配套資金3876萬元,支持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安排700萬元,用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落實促進廉租住房財稅扶持政策,財政投入195萬元、預借6000萬元,支持建設廉租住房。 市財政局負責人告訴記者,2010年,市財政將認真貫徹擴內需、利民生的方針,做到心中有民生,全力保民生,壓縮支出項目,自覺開源節流,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