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斌 特約記者 錢建泉)“我們將圍繞‘保增長、促發展,強執法、優環境,重民生、促和諧的大局,緊扣打造‘生態泰興’主線,落實‘環境建設提升年’要求,加強污染減排等重點環保工作,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推進泰興科學、跨越、和諧發展。”2月10日,市環保局局長官新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污染減排是剛性指標,該局將在推進結構減排、管理減排的同時,突出加快主城區、重點園區、重點中心鎮的污水處理廠建設,尋求污染減排新突破。確保年內市污水處理廠“5+2 ”擴容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黃橋鎮、河失鎮污水處理廠基本竣工,開工建設虹橋工業園區、城東工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區及古溪、宣堡等鎮污水處理廠。 “加快建設生態泰興,是不斷增強‘學趕蘇南、跨越發展’軟實力的迫切要求”,官新民表示,今年將突出生態泰興打造,推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堅持環保優先,嚴把環保審批關,多引進“兩高、兩低”項目,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促進“一區四園”轉型升級。市經濟開發區力爭創建為省級生態示范園。同時,積極實施生態市綠色細胞工程,以創建推進農村環境建設,力爭建成1個國家級、3個省市級環境優美鄉鎮,20%的行政村達到省市級生態村標準。 突出推進污染治理,解決環境熱點問題。圍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環境監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力度,再關閉20家中小化工企業;深入開展“一區四園”等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確保區內企業穩定達標排放;繼續開展掛牌督辦專項行動,解決一批環境熱點難點問題。 提升服務發展的能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加強作風和行風建設,提升執行力,優化服務,全力“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全面兌現服務承諾,為重大項目審批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引導企業挺進環保產業市場;加大環保高新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應用力度,加強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促進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