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區多家汽車專營店了解到,去年各汽車專營店的營業額均出現大幅上漲,上漲幅度在26%~43%之間。 去年,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呈快速增長趨勢,機動車駕駛人數量也相應大幅增長。全市新增機動車22372輛,比2008年增長25.5%。新增機動車駕駛人16372人,比2008年增長3.5%。 截止去年年底,我市機動車保有量為201377輛,其中汽車29590輛,摩托車165812輛,其他機動車輛975輛。全市機動車駕駛人348819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98625人,摩托車駕駛人169976人。在我市現有總人口120多萬中,平均每6人就擁有1輛機動車,每10人就有3名機動車駕駛人。 機動車增長仍處高位 “去年開通小汽車上牌業務以來,車管所服務大廳、車輛檢測中心經常人滿為患,每天機動車上牌量都在50輛左右。”市交巡警大隊大隊長王扣發介紹。 國家政策的調整,機動車養路費的取消、小排量汽車車輛購置稅下調,這些舉措讓人人有車不再成為夢想。受國家扶持汽車產業政策的影響,機動車車價走低,品牌車輛價格雖高但實惠多多。加之近年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們改善生活的愿望高漲,助推了人們購車的熱情。 “今后私家車增長還將持續。”王扣發稱,從未來幾年影響車輛增長的條件來看,人們收入水平將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逐步提高,新購汽車或換代更新將會進一步加快;我國汽車工業規模化生產帶來汽車制造成本和銷售價格逐年走低;預期的燃油稅和路橋費減控將進一步降低用車成本;城市布局的外延和生活需求半徑的擴展促使年輕一代買車代步,刺激更多的潛在購車人群。 車輛增多加大交通壓力 車輛的增多同樣帶來了交通壓力的增大,一組數字更顯這份壓力的沉重:從駕齡看,3年以下駕齡的駕駛人有37488人,占駕駛人總數的11%。其中駕齡不滿一年的駕駛人有10330人,占總數的2.8%,比2008年上升0.27個百分點。許多交通“新手”上路,本人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同樣值得人警惕。 “除駕駛人以外的其他外因更使城市交通壓力陡增。”王扣發擔心。汽車消費依賴環境、道路、停車場、管理等一系列外部條件的供給,當前城市建設相關配套資源與機動車總量的過快增長打破了長期以來的緩慢平衡,直接導致交通擁堵、停車位不足、環境污染、管理困難等各種矛盾集中顯現。像城區的國慶路泰師附小路段、鼓樓東路的泰興中學路段、鼓樓西路的西城初中路段,一到放學,人流和車流使這些路段交通陷入癱瘓,不得不經常派駐額外的警力在現場疏導。 我市的機動車輛正在接近和突破城市容量的承受極限,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將面臨嚴重的交通擁堵等許多城市管理問題。 五招齊下暢通交通“血脈” 如何解決城區越來越擁擠的車輛和人流?有關專家建議,加強城市交通組織優化,打通斷頭路、瓶頸路、進一步提高城區道路交叉口渠化水平,形成合理的城區道路網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積極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公共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必由之路,根據線網規劃和出行需求科學設置公共交通站點,加強公共交通起點、終點站建設,優化公交線路、班次及站點布局,開辟新線,擴大城市公共營運的覆蓋面,加強對出租車臨時上下客站點建設與設置,規范出租車經營行為。 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相輔相成,必須同步發展。停車場點缺乏、停車泊位不足,迫使機動車占道停放或亂停亂放,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提請加強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點規劃建設,鼓勵新建立體停車庫、停車樓、地下停車場等,同時對停車場的管理建章立制,確保停車秩序良好,車輛行、停轉換合理。 解決非交通占道問題。打破馬路經濟概念,根據城區的市場容量,從便于交通的角度,合理控制城區攤點設置、合理布局農貿市場和商業網點等經營場地,提高路面有效利用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