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燕 特約記者 陸愛平)“2009年城市建設‘551’工程實施到位,為實現城市建設‘一三五’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市建設局局長、黨委書記陳甫談起今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時,信心滿懷。 “城市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標桿和引擎。加快城市建設,可以促進各類生產要素的有效聚集,促進經濟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陳甫對記者說,“落實‘環境建設提升年’要求,就是要通過掀起城市建設的新高潮,提高我市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 堅持拆遷先行,當好城建“先行官”。繼續遵循“依法、陽光、和諧”的原則,精心組織實施老政府及周邊、仙鶴灣風光帶南延等地塊的拆遷工程,為加快城市中部區域改造建設、提升城市形象創造先決條件。 加快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步伐,提升城市功能。堅持抓早、抓大、抓快,高效率高質量地組織實施文江路、東潤路、學院路南延工程,為東部新區三期開發建設打好基礎;實施太平路、南二環西延一期等工程,為啟動西南片區開發建設拉開道路框架;實施鼓樓南路人行道改造、南二環北側人行道、嵐風路、延令路改建工程,改善市區道路交通環境。 推進園林綠化建設,提升城市形象。實施羌溪河濱公園改造和鼓樓廣場改造項目,提升中心城區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組織實施文江路與南二環、鼓樓北路與振興路等近10處節點綠化工程,打造城市綠化新景觀。 加快安居工程建設。實施新北佳園經濟適用房三期工程、西南片區經濟適用房工程,新增經濟適用房面積4萬平方米;實施北區安置小區工程,為北部片區開發建設提供充裕的安置房源。 統籌城鄉建設,推進一體化發展。按照“三城四片五重點”的戰略部署,突出重點,加強對重點中心鎮建設的指導和服務,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充分發揮其聯接城鄉、集聚產業的作用,提升全市村鎮建設水平。 推進節約型城鄉建設。推廣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技術,推動建筑節能由單項技術運用向技術集成運用轉變,由單體示范向區域示范轉變,由產品技術開發拓展至系統化的體制機制建設。 “以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為重點,進一步規范建設市場秩序。”陳甫表示,將突出抓好國有資金投資項目招投標監管,大力推行遠程異地評標方式;出臺工程中標后跟蹤監督管理辦法、建設市場和監理市場監管辦法,加大監理人員飛行檢查頻度和密度,實行建設市場的無縫隙管理,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市場氛圍,構建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