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施學辦 記者 馬宏飛)市教育系統通過組織群眾評議、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撰寫分析檢查報告等方式,促進各參學學校自覺規范辦學行為,努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開展群眾評議活動。各參學學校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意見調查表、走訪調研等方式,向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征求意見建議,組織他們對學校存在的不足進行評議。七圩鎮中小下發了“家長評學校”、“教師評校長”和“學生評教師”三種類型的調查評議表,引導家長、教師和學生對教師、校長和學校進行全面、公正、科學的評議。泰興鎮中小通過開展“千名教師進萬家”活動,了解學生及家長對學校規范辦學、校長治校管理、教師教書育人等方面的意見建議。通過初次評議,參學學校增強了創“四無”學校的緊迫感;校長明確了改進工作的方向;教師拿出了自身整改的措施。 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各參學學校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做到從深層次查找問題、從主觀上自我剖析、從思想上接受整改。姚王鎮中小堅持“兩主動、兩結合”,深入開展談心活動,即領導干部主動約黨員談,黨員主動約群眾談;談心活動與做好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與促進個人提高緊密結合。泰興鎮濟川中學組織黨員干部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力求做到多講問題,多找原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分界初中通過組織生活會,發動黨員干部從思想認識、制度建立、學科結構、評價機制四個方面深挖學校存在的問題。組織生活會的召開,深入剖析了現階段各種矛盾的根源和內因,進一步凝聚了黨員干部的人心,切實提高了開拓創新的能力,促進了爭創“四無”學校,辦人民滿意教育良好氛圍的形成。 撰寫分析檢查報告。各校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由校長撰寫分析檢查報告,及時組織學生、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對報告進行評議。蔣華鎮中心初中成立了專門的分析檢查報告起草小組,報告初稿形成后,分發到各科室征求意見,同時印發群眾評議表,擴大評議范圍,最后認真研究吸收各方面的評議意見,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分析檢查報告。馬甸鎮中小著力提高分析檢查報告撰寫質量,努力做到注重撰寫前的走訪調研和撰寫后的公布交流。將分析檢查報告進行認真梳理匯總,并通過黑板報、櫥窗等形式向廣大師生、家長公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