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一次黨代會三次年會提出,要引導企業進行高端化提升,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江蘇中丹集團通過強化研發平臺建設,推進科技含量更高的新產品、新項目實現滾動開發、生產,并且以科技新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記者看到,中丹集團農藥中間體的生產車間和一般的化工生產車間不同,這里顯得更加清潔。據了解,這個車間在清潔生產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都是按照國際標準來設計的。另外由于生產技術的提升,在這個生產車間,它的產品轉產以及調度等方面都更加靈活。 新投產的車間內有6條生產線,主要用于中丹客戶定制產品的生產。由于這些產品的客戶都是國際醫藥、農藥界的大型企業,所以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的要求更高,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車間的投產使他們為跨國公司配套的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 中丹集團二分廠廠長張加東介紹,企業利用六個月的時間建成了這座在國內具有領先生產水平的農藥中間體車間,有效緩解了目前客戶定制產品需求旺、定單多、生產任務大的矛盾。企業計劃在2010年繼續興建一座同等規模的農藥中間體生產車間,適應目前市場的需求。 近兩年來,中丹集團把國際商務定制產品作為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牢牢抓在手上,他們從國際大公司承接實驗室出來的新產品,通過企業研究院進行數據包解讀,開發產品中試和批量生產工藝,再投入生產,產品全部定向供應給合作公司。目前,集團已經與數十家國際知名農藥、醫藥企業達成了長期產品定制的協議。 作為一家建廠30年的企業,中丹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走上了國際化發展道路,通過引進外資合作,開拓國際市場,企業規模迅速壯大,2009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總經理張家慶告訴記者,30年的發展,中丹積累了品牌優勢、產業基礎、管理機制和豐富的國際化發展經驗,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靛藍等產品的生產基地向西部轉移,中丹確立了泰興總部向高科技產品發展的主導思路,做大泰興總部經濟,向高端轉型是今年以及今后的重點。 張家慶介紹,在新產品開發商,將做到成熟一個開發一個,2010年將陸續進行開發和投入,預計全年在直接項目投入上將超過2億元,這將會為集團在泰興總部的經濟發展跨上一個新臺階打下一個非常好的基礎。2010年中丹的總體目標是,全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5億元。 張家慶告訴記者,2009年,以設立在南京的研究院為平臺,他們成功研發了50多個新產品。今年他們將進一步加強科技平臺的建設,與南京工業大學合作,在集團本部興建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建設實驗平臺、科技信息平臺、分析平臺以及中試車間。為中丹集團本部乃至外圍企業今后的發展搭建更好的科技創新平臺,推進一批新品的開發和投產。 【記者感言】: 中丹集團是我市第一家與外資合作的重點骨干企業,也是自營出口額最大的本土企業。中丹已經走過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大膽解放思想和大膽創新的歷程,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成就了中丹。現在,中丹在科技創新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促進企業向國際醫藥、農藥的高端領域發展,我們相信,科技化、國際化的思路,必將推進中丹實現又一次的跨越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