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泰興精神研究、征集、提煉工作歷時四年,大致經過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5年,市委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弘揚泰興城市精神”的要求。同年8月,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黨校、市社科聯共同承擔了“泰興城市精神研究”課題,并形成了《新時期“泰興城市精神”研究報告》。經過廣泛討論,提出了4條候選表述用語。同年12月,市委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各界人士意見和建議之后,又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研究成果,接受市民評議。 第二階段:2007年,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十一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相繼提出“大力弘揚新時期城市精神”、“深入宣傳新時期泰興精神”的要求。同年4月,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在全市開展新時期泰興精神大討論活動。市及各鄉鎮、部門分別召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界人士、機關干部、市民代表、村民代表等座談會。市組委會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公開征集表述用語。廣大市民及網民踴躍討論、投稿,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來稿2186條。經過初步篩選、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形成22條候選表述用語。 第三階段:2008年6月,市委在組織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美好新泰興”活動中,要求市政協做好新時期泰興精神提煉工作。市政協在參考前兩次提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分層次召開座談會,撰寫了《關于新時期泰興精神的調研報告》。9月份,市委宣傳部對初選的表述用語進一步推敲、加工,并將6條候選表述用語在媒體公示,接受市民投票評選。 第四階段:2009年12月,為落實市委書記張兆江的指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戴仁泉主持召開專題研討會。市有關鄉鎮、部門負責人,老干部代表,從事泰興歷史、社會、文化、教育研究人員代表等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字斟句酌、反復推敲,各抒己見、相互探討,逐步形成統一意見。大家認為,新時期泰興精神表述用語在內涵上要既體現泰興人文特色,又反映泰興區域特點;既秉承泰興優良傳統,又凸顯時代精神。在語言風格上要通俗易懂,便于記憶、傳播,以兩句話八個字較為妥當,如能將“泰”和“興”嵌入,則是更好。研討會形成了兩條候選表述用語。 2009年12月底,市委書記張兆江、市長高亞梓共同審閱了新時期泰興精神候選表述用語,并提交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2010年元月9日,市委書記張兆江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第三次年會上明確提出“大力弘揚‘厚德開泰、奮發圖興’的新時期泰興精神”,并指出“全市上下要大力倡導勤勞善良、誠實守信、寬厚待人的傳統美德,不斷開啟泰興安定祥和的新局面;大力弘揚開拓進取、改革創新、拼搏爭先的時代精神,致力謀求泰興富民興市的新跨越,為‘學趕蘇南、跨越發展’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 新時期泰興精神的研究、征集、提煉過程是廣大干群思想和智慧不斷交織、碰撞、凝結、融合的過程,也是全市人民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凝心聚力、提神強筋的過程。“厚德開泰、奮發圖興”的新時期泰興精神必將推動全市120萬人民在新的征途上邁出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共同繪就更加恢弘、美好的藍圖。(市委宣傳部 市政協辦公室 市委黨校 市社科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