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金保 通訊員 孫春明)元月3日,記者從市農技部門了解到,2009年種植業生產復種面積增加、總產提高、效益增加。全年農作物復種總面積203.45萬畝,比上年增1.59萬畝;總產13.23億公斤,比上年增0.89億公斤,增7.2%;總產值28.48億元,比上年增加3.83億元,增15.6%。糧油生產持續六年豐收。 農業“三新”工程強力推進。圍繞農業“三新”工程,大力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累計引進各類農作物新品種42個,主推農作物新品種27個,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小麥、水稻、油菜品種專用化率達100%;試驗、示范各類新技術30項,主推了小麥豐產調優集成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機械化插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麥稈全量還田等15項新技術;推廣農業種植新模式10個,為高效農業的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糧油高產增效創建成效顯著。在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激勵下,我市充分利用開展“全市糧食高產增效創建活動”的契機,開展糧食豐產高效創建活動,農業生產成本相對下降,種植效益不斷提高,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各項栽培技術和田管措施的落實。廣陵、曲霞的2個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示范方建設,通過了省廳驗收;分界、古溪、橫垛的2個萬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方通過了泰州市驗收。 科技服務力度進一步加大。圍繞農業生產的科技服務,狠抓適用新型科技推廣,以科技培訓、科技結對、科技下鄉、科技趕集、黨員義工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業技術宣傳和培訓,積極實施科技人員下鄉聯系農戶制度和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定點掛鉤高效農業園區制度,實施科技專家興農富民工程,及時有效地幫助聯系戶進行種植業生產,打造“為農業服務零距離,與農民朋友心連心”的為農服務品牌。全年送科技下鄉活動20次,參訓人員達2200多人次,累計培訓各類基層人員6000多人次,發放各類生產技術資料12萬多份。全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0.7萬畝,推廣配方肥2萬多噸、商品有機肥5700多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