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宏飛 特約記者 江勇)元月3日,記者在泰州市百力化學有限公司看到,投入1000萬元新建的工藝尾氣處理車間已投入運轉,投資200萬元的氫溴酸工藝尾氣吸收裝置正在施工中。 “根據市政協督查后的要求,公司先后投入近2000萬元,采取廢硫酸循環吸收的工藝進行重點整治,目前已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公司總工程師焦德榮告訴記者。 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陳志軍介紹,2009年,市政協堅持將推動科學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立足于全市保增長、促發展大局,為“學趕蘇南、跨越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為策應全市“四大戰略”,市政協將推動三次產業轉型升級列入年度協商重點,多形式、多層面建言。圍繞做大做強工業主導產業,提高產業集聚程度,與市政府開展專題協商,從完善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制定落實扶持政策、推進載體建設、加快技術創新等四個方面提出了近20條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市領導和職能部門的采納。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高效規模農業園區建設,市政協常委會專題視察市高效農業園區,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鄉鎮在“效益、規模、特色、協作”等方面多下功夫。圍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通過召開主席會議與市政府開展協商,形成了詳實的意見建議。 針對全市脫貧攻堅工程實施時間緊、任務重、資金缺口大的現狀,市政協十一屆七次常委會議與市政府開展專題協商,建議從拓寬工作思路、落實幫扶措施、完善救助體系、發展集體經濟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快脫貧攻堅進程。圍繞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市政協會同市有關部門、鄉鎮開展調研,就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激發基層活力獻計獻策。同時,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的同志還經常深入基層,開展送醫、送電腦、送科技文化下鄉活動,幫助群眾做實事、辦好事,推進新農村建設。 為配合市“重大項目推進年”和“作風建設推進年”活動,市政協還圍繞“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主題舉辦了政協論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