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紀剛 特約記者 王再新 張軍)日前,泰興市曲霞鎮組織全鎮10個村的兩委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負責人現場觀摩了印達村的村務“四重四議四公開”模式,并就新的一年如何借鑒和推行印達經驗進行了探討交流。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村級各項工程項目不斷增多,發展和完善黨領導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顯得尤為重要。”曲霞鎮黨委書記顧為成介紹,“印達村圍繞‘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學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探索出適合農村實際的村務‘四重四議四公開’工作法,改善了干群關系,樹立了干部威信,贏得了百姓支持。” 印達村是遠近聞名的泰州市文明村、泰州市小康村和江蘇省衛生合格村、江蘇省康居示范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連續三年被評為泰興市新農村建設一等獎。在實踐當中,印達村將涉及到村級事務的“重大決策、重要經濟活動、重大資金安排、重點工程”全部交由全村黨員和村民代表商討后,由村黨總支提出“建議”,再由村兩委會在吸收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參加集中“商議”后,提交支部大會集體“審議”,形成一致意見后交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決議”。經過這四個程序后,“實施方案、方案的決議、實施過程、實施結果”由村務監督委員會通過村務公開欄進行公開,公開時間為一周,村民如有疑問,村干部必須接受質詢,并須給出合理的答復,確保群眾滿意。 近幾年,印達村為新農村建設義務出工2萬多個,新鋪水泥路15公里,新建橋梁10座,鋪設雨水排放管網8000多米,新建硬質渠道3000多米,配套垃圾箱100只,加上綠化美化費用,平均每年都在百萬元左右,沒有一分錢不當支出,也沒有一筆糊涂賬。村黨總支書記沙志龍透露,正式因為他們堅持做到了“四重四議四公開”,2008年全村一年的非生產性支出只有3000元,還不如一個普通農戶一年的開支。印達村也因此成功地創建成泰州市勤廉示范村。 泰興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協調小組在充分借鑒曲霞鎮印達村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各村村務監督委員會推行了“四重四議四公開”臺賬式管理模式,并將“村務公開監督”、“民主理財監督”和“建言獻策監督”也納入到了臺賬式管理范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