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張莉 葛榮華 記者 孫紀剛)最近,泰州遠大家俬黨支部組織16名黨員和生產營銷一線骨干,圍繞生產經營和管理環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開展調研,倡導大家廣泛開展“小發明、小革新”活動,累計征集到“金點子”30多個,其中關于節能降耗、安全管理等建議均被企業采納,并開始產生實際效益。 創辦于2006年的泰州遠大家俬有限公司是泰興城東工業園區的一家中外合資企業,2008年12月正式成立黨支部。公司黨支部支部委員陳達泉介紹,一年來,黨支部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創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平臺,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和弘揚先進的企業文化,有效增強了黨組織凝聚力,也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活力。目前,企業在手的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2010年上半年,總額達5億元人民幣。 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企業16名黨員共被劃分為11個黨員責任區和5個黨員示范崗,16名黨員全部參加了黨員義工服務隊,并被編排成三個分隊,定期開展黨建知識宣講、衛生保潔等方面的義務勞動和服務活動。2009年8月19日和8月23日,公司黨支部和工會組織140多名編藤、焊接崗位上的職工開展了一次勞動技能競賽,參加競賽的黨員職工表現出色,激發了企業1000多名職工苦練技能、提高效能、挖掘潛能的熱情。 公司黨支部牽頭設立的“遠大愛心基金”,專門用于救助因病致貧的困難職工和獎勵那些子女考上高等院校的職工。此舉得到了公司董事會大力支持,每月都要向基金注入5萬元資金,并積極引導黨員和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廣大職工以“認購”方式捐款,目前基金總數已達36萬多元。2009年2月,倉儲部職工常國青的愛人因病去世,公司一次性捐助了他家43000多元,其中愛心基金資助了10000元,董事長個人捐助5000元;編藤包裝組職工朱國民的愛人因病過世,花去了17萬元的醫療費用,公司再次發動大家為他家捐款42000多元,董事長個人捐款總額就達1萬元。根據 “回饋社會、大愛無疆”的企業發展終極目標,公司董事會提出了五年內基金總額要達到1000萬元的計劃,力爭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愛心基金的陽光。 陳達泉告訴記者,在實踐當中,公司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著重在人才隊伍和技術骨干當中吸收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同時制訂了一系列人才培養和使用制度,使人才工作更具活力。今年7月份,公司制訂了以“1+10”為核心的“五年發展規劃”,其中的“1”就是以學習培訓為統領,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增強企業競爭能力。根據規劃,2010年用于員工學習培訓的費用將達到300萬元,2011年將達到450萬元,以后以每年50萬元的基數遞增,主要用于建設一個職工圖書館,組織職工外出培訓,為企業實現“2012年產值超10億、2014年順利上市”的目標夯實人才基礎。 目前,企業已經被泰州師專確定為實習基地,董事長李陽還被評為“外語系客座教授”。公司黨支部還探索出了一套“毛遂自薦、量才錄用”的人才使用機制,引進的四五十名大專畢業以上學歷的人才,可以結合自己的專長,自己申報理想的工作崗位,并參與競爭,有12人走上了部門主管等重要崗位,其余30多人則作為公司的儲備人才,進入人才庫,參與下輪競聘上崗。 此外,公司黨支部還強化了企業文化建設,把黨建思想、企業發展理念、員工素質要求等方面內容分別概括提煉成警示語張貼上墻,“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個員工時時對照,經常反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進來請說實話、短話,說話算數。”“出去請快行動、互動,說動就動。”諸如此類的格言警句就是出自遠大員工之口,現在大家都耳熟能詳。黨支部牽頭創辦的《遠大報》,經常報道公司的生產經營動態,表彰發生在廣大職工身邊的好人好事,刊登黨員的學習心得和職工的心靈感悟,定期編發一些飽含人生哲理的文章,到目前,已經編發10多期,全部免費贈閱,也受到了廣大職工的喜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