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有市民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興燕路上一段人行道被大大小小的菜攤擠占了,行人不得不從機動車道上行走,影響了交通安全和市容市貌。 上午七八點左右,這段位于興燕路中段的人行道就格外繁忙,長約兩百米左右的道路,大大小小擺放著數十個菜攤,除了把狹窄的人行道堵了起來不說,就連機動車道也被占用了。 據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這個自發的“馬路菜場”已經存在大半年了,因為不遠處有一所高中學校,在此臨時居住的家長較多,也促進了這片“馬路菜場”的繁榮,發展到最近幾個月,部分家長也加入了攤點行列,從今年下半年以來,這里的小攤販就越來越多。 因為攤點占道,影響市容市貌,相關部門也多次進行過聯合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 興燕路“馬路菜場”現象,不光是社區感到頭疼,工商、城管等部門同樣感到難以管理,這樣的現象在城區還有多處存在,如何解決,值得關注。 據工商部門介紹,距興燕路“馬路菜場”兩百米左右處,有一處綜合性的農貿市場。上午九點多鐘,記者在這里的農貿市場看到,相對于馬路菜場的繁榮,農貿市場內相對冷清。據市場負責人介紹,從九年前建場之初的50多戶,如今已經縮減到不足30戶。 市場內經營的經營戶也對現在的經營狀況表示不滿,所有的經營戶都盼望能有一個合理公平的經營環境。 據工商部門介紹,城區共有18家農貿市場,類似的“馬路菜場”在城區有3處,要從根本上解決“馬路菜場”現象,還需進一步優化菜場的布局設置,相關部門及社區也要加大管理與教育的力度,同時菜場經營者也需要提高市場化經營理念,提升市場的造血功能,營造吸納經營戶入場經營的環境,唯有多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