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祝紀是泰興市第一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鋼筋工,然而他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創造出了螺旋箍筋環繞制作法、小電流焊接等多項技術,已在建筑領域廣泛推廣使用,為我國建筑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他也因此而享受國務院津貼。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常州武進區太湖莊園的建設工地上,見到張祝紀時,他正在施工現場忙碌著。今年43歲的張祝紀,1984年初中畢業后進入泰興市第一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在鋼筋工的崗位上已干了25個年頭。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建筑領域扳制螺旋箍筋都是手工制作,既費力耗時,質量又得不到保證。怎樣才能做到既穩定扳制質量又提高扳制效率?張祝紀一直在思索解決的辦法。在一次使用卷揚機的過程中,張祝紀產生了靈感。 經過幾年的試驗,終于成功制作了螺旋箍筋,在此基礎上,張祝紀對模型和工藝又相繼進行了若干次改進,這種箍筋新工藝不到五分鐘,就能扳十個箍筋,既節約了人工、時間,又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已在建筑領域廣泛推廣使用。 20多年來,張祝紀潛心鉆研,不斷探索,研制出技術革新成果十多項,他所在的泰興市第一建筑安裝公司參與建設的工程主體結構均為優良,其中一項獲國家級“魯班獎”,四項獲省級“揚子杯”獎。張祝紀也成為泰州市唯一一名享受國務院津貼的技術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