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牧 葉余華)近日,河失、古溪、珊瑚等鎮負責人分別來到市鎮掛鉤聯系村,走訪聯系群眾,檢查年度工作落實情況,討論制定來年扶貧和新農村建設工作計劃。這是我市全面開展鎮村干部“走進群眾”系列活動,鎮村干部深入群眾、心入群眾,全力做到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促民富的一個縮影。 聯系群眾 廣納民言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市把開展聯系活動作為“走進群眾”系列活動的首要任務,采用領導骨干和廣大群眾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聯系活動。要求“干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黃橋鎮發動鎮村干部帶著“建設小城市、打造副中心”的課題聯系群眾,先后征集到城市建設方面的意見建議1000多條,其中黃橋歷史文化研究會的老同志們聯合黃橋鎮的老居民,上報了質量很高的題為《城市建設與城市文化保護》的調研報告。在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黃橋鎮確立了“三保護、三開發”的城市魅力工程基調,即保護古街巷體系、保護古建筑面貌、保護民俗文化,開發黃橋戰役主題公園、開發黃橋名人館、開發經典旅游線路。目前,該鎮5條古巷道和7個景點的修建工程正在緊張實施,其中米巷、珠巷、韓秋巖故居、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等工程已實施結束,“黃橋一日游”旅游線路初步形成,同時招引了北京、淅江客商投資建設四星級酒店和2萬多平方米的大型超市。 走訪群眾 改善民生 在“走進群眾”系列活動中,我市要求鎮村干部走遍每一個村組、走進每一戶農戶,并做到特困戶家庭、老黨員、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種養大戶和上訪戶“五必訪”。 11月1日到6日,泰興鎮黨政負責人率領62名機關干部,分成8個小組,奔赴全鎮22個村,集中開展了為期6天的走訪活動。發放征求意見表1500多份,走訪群眾592人次,征求各類意見860條,現場處理各類問題25個。對53個問題作出了限期處理的承諾,幫助走訪村談成項目6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60多件。該鎮眾賢村七里群一條主干道十幾年未能實現硬質化,走訪小組主動幫助協調矛盾,做好少數村民的教育轉化工作,協助解決資金難題,目前,水泥路正在鋪設中。三陽村常莊片村民飲水、用水困難,群眾反映強烈,走訪期間,鎮機關干部幫助跑資金,目前,該改水工程已經完工。 集中訪談 體察民情 我市規定,11月上旬組織開展“群眾訪談日”活動,各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分別帶隊到村集中訪談,市委常委、黨員副市長分別來到所聯系的鄉鎮參加“群眾訪談日”活動。 11月6日,市委書記張兆江到村進行“群眾訪談日”活動,和村民面對面進行交流,認真答復群眾提出的問題,并對全市鎮村干部提出了三點要求,即“增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本領、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增強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給全市鎮村干部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市四套班子負責人都制訂了“群眾訪談日”活動行程表,并將陸續到村進行訪談調研,實地解決問題。 直評村官 發展民主 我市在“走進群眾”系列活動中,開創了“村民直評村官”機制,泰州市推廣了這一做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認為村民直評村官的效果很好,批示各地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讓有條件開展的地方都試一試。 我市“直評”活動分走訪、質詢、測評、整改四個主要環節,對象為任職滿半年以上的在職在編村干部,參評人員為全體村民。全體參會村民根據述職述廉、現場質詢以及平時了解、掌握的情況,對“直評”對象作出綜合評價,客觀公正地進行評議劃票,測評表的統計、匯總由村民代表負責,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直評”結果分為 “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等次,并存入“直評”對象組織人事檔案和廉政檔案,作為日常考評、選拔任用的依據之一。 截止今年11月底,我市339個行政村,已有310個村開展了“直評”活動,1875名村干部接受了村民的質詢和測評,16名村干部因為群眾滿意度低受到組織處理,一大批農村熱點、難點問題在“直評”活動中得以逐步妥善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