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珊瑚鎮鎮前村土地合作社種植的反季節西紅柿和青椒喜獲豐收。過去以戶單干的農民聚集在一起勞動、分享成果,這些變化,主要源于土地合作社。 12月8日下午,記者前往采訪時,三四十個農民各有分工,正在采摘分揀西紅柿和青椒。在一個用作儲藏的大棚內,滿地紅艷艷的西紅柿排成了長龍,一些個頭大、長相好的被分揀進貨箱。空地上,一大堆翠綠欲滴的青椒被分裝成30斤重的小包裝,送往載重五噸的卡車。據介紹,這批西紅柿和青椒將連夜送到一江之隔的常州蔬菜批發市場。 珊瑚鎮鎮前村村民黃玉芳今年基本上都在這里做工,工資20元一天。合作社總經理金加海介紹說:“今年西紅柿價格特別好,可以賺到三四千元一畝。” 近幾年,珊瑚鎮高效農業發展迅速。2006年,全鎮首家土地合作社在二河新村應運而生。經過幾年摸索完善,投資者出資本、農戶出土地的合作社經營模式逐漸形成。據鎮負責人介紹,目前,珊瑚鎮已在二河、鎮前、洋港、左莊等村建成六個土地合作社,共計流轉土地1900多畝。這些以合作社的形式來運作的農業項目雖然經營狀況不盡相同,但畝均效益與以往相比,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珊瑚鎮副鎮長丁政介紹,珊瑚鎮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采取“保底流轉、利潤分紅”的運作方式,農民既是股東,又是打工者,不僅有固定的土地租金,而且有較高的工資收入。同時根據合作社的運行狀況,還可以分得紅利。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珊瑚鎮六個土地合作社共涉及農戶2000多戶,有些農戶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一年就達到上萬元。在已實行土地合作三年的二河新村,村民除土地租金外,累計已取得畝均150元的紅利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