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不斷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全國率先建立“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納入社區建設統一管理”的物業管理體制。經過幾年的推廣和拓展,全市物管覆蓋面達到100%,和諧社區建設成績斐然。 11月21日上午,廣東省湛江市房產管理代表團來到淮安市參觀學習。淮安市創設的物業管理四級管理、重心下移到街道社區的做法,克服了傳統的物業無人管、矛盾糾紛上交等不利因素,明確了管理主體和責任人,形成了物管和社區管理的有機融合。 淮安市房產管理局副局長秦川介紹,物業管理面廣量大,涉及到千家萬戶,只靠房管局無法管理,而且大量的矛盾糾紛都在基層,處理矛盾糾紛就“門庭若市”,幾乎什么事都干不成了。 2003年以前,淮安市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特別是物業管理矛盾多,互相推諉扯皮,影響了社區建設。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當年,淮安市先后出臺了《淮安市物業管理實施辦法》、《淮安市物業管理職責》等文件,明確街道和社區物業管理企業的職責,做到權責一致。同時,按照“新建小區超前介入強行入軌,老舊小區通過整治逐步入軌”的思路,實施了一大批老小區的改造。化工二村是8個單位的宿舍大院組成的老小區,過去這里處于混亂狀態。淮安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2400萬元進行改造,2005年整治結束后,交至街道物業服務中心。目前小區成了有名的“平安小區”、“市優小區”。 淮安浦樓街道物業服務中心主任吳東介紹,業主有什么事情需要調解的,他們就請居委會一起參與調解。業主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和物管、居委會互相之間也配合得非常好。 到目前為止,淮安市共投入資金近10億元,改造并納入物管的老小區、生活大院達到485個。同時建立了矛盾調解、平安建設、文化建設、衛生建設等管理機制,以物業管理為載體,以居民為主體,整合政府、企業、居民3個層面,實現了良性循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