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近年來,我市圍繞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的小康指標,多途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小康指標已成定局。 蔣展珍是元竹鎮鎮北村村民,去年她還在無錫某家服裝廠務工,今年她在老家附近的服裝企業謀到一份職業。 蔣展珍介紹,她過去在外地打工,一年能賺1-2萬元,現在在家里也能賺到這么多,還能照顧孩子,種好責任田,感覺很開心。 元竹鎮的市維榮時裝有限公司這幾天正在招工,盡管優秀機工年薪已上升到20000元,但操作工還是比較難招。 近年來,元竹鎮大力發展以機械制造、服裝加工為主的工業,使部分技術農民就近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不錯的工資收入增加了家庭的經濟來源。 元竹鎮副鎮長成永健告訴記者,元竹鎮現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6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家。工業企業的發展吸納了本地1500多人就地轉移,人均年收入1.5萬元,1500多人中直接從工業企業取得的年收入2000多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提高,得益于近年來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有效實施,種田、養殖、農機有了補助,高效規模、特色農業助農增收,農副產品穩步增長。從另一方面來看,農民人均收入的提高還在于減少農民,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參與工業和三產致富。近年來,各地采取多種形式加強中青壯勞力的培訓,并通過勞動服務部門有計劃地就地和外調輸出農民,拓寬了農民的致富途徑。 劉陳勞服所所長白明利介紹,至目前為止,劉陳鎮就地轉移和輸出人員13000多人,占整個勞動力比例的65%。全鎮總共9000多戶,平均每一戶達到1.3人在外打工,也就是一家一個人出去打工,有可能就使這一個家庭脫貧致富。 據了解,2008年,全市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355元。今年1-9月份,農民人均收入7753元,增長13.3%,達到序時進度的要求,除極少數農民由于可見和不可見的因素收入有一定影響外,全市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順利實現小康指標已成定局。 【新聞鏈接】:農民人均純收入:指農村居民按人平均計算的總收入扣除從事生產和非生產經營費用支出、繳納稅款和上交承包集體任務金額以后,歸農民所有的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