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靖江經濟發展不斷加速,工業及城市建設用地量也一直保持了領先地位。今年來,我市學習借鑒靖江經驗,積極領會和把握江蘇省供地政策導向,努力上爭計劃外用地指標,增量用地面積在“學趕蘇南,跨越發展”征程中率先實現超越靖江的目標。系列報道《力破用地難》之三:用好政策、計劃外增量用地超靖江。 11月6日,記者在市經濟開發區看到,總投資達1億多美元的“聯成”12萬噸丙酐和24萬噸增塑劑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這個項目占地300多畝,用地由省國土資源廳直接點供,未占用我市已有計劃用地指標。據介紹,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市已有包括新浦32萬噸苯乙烯、虹橋鑫福造船項目在內的三個重大項目進入省點供盤子,共新增計劃外增量土地1400多畝。 泰興市國土資源局規劃科科長祝萍介紹,點供項目的申報要求是,投資規模外資達到0.95億美元或民資達到9億元人民幣,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它的導向是支持發展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工業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據介紹,眼下,省國土資源廳計劃外供地政策主要有三項,一是重大項目直接點供;二是能源、交通、水利、礦山、軍事等單獨選址項目直接安排供地;三是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不計算在年度計劃供地指標內。對照這些政策,我市國土部門已落實有關科室,掛鉤負責相應政策。眼下,全市有2個重大項目正在著手包裝,爭取點供,有30多個項目正在整理資料,爭取獨立選址和掛鉤增減供地。 泰興市國土資源局耕地保護科科長張鋒告訴記者,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要求是先增后減,目前結合我市新農村建設,正在實施的農村集中居住、廢棄工礦山用地的復墾,掛鉤政策有著較大的利用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我市已實施單獨供址項目4個,增加用地指標100多畝;實施掛鉤增減項目55個,增加用地指標2100多畝。市國土部門負責人表示,將結合我市的項目開發實際,用好這三項計劃外用地政策,力爭每年新增計劃外用地2500畝左右。 泰興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國成說,只要有好的項目,國土部門都會千方百計保障供地。今后還將加強對國家土地政策的研究,尤其要用好用足點供、單獨選址等代地政策,及時跟蹤包裝一批重大項目,以計劃外指標增加供地總量,決不讓土地問題影響項目落戶我市。 【編后】:國土部門大膽解放思想,力破用地難題,并在此領域超越靖江的成績令人欣喜。眼下,國內外經濟形勢已在逐步好轉,我市將步入新一輪加速發展期。在此期間,一些發展中的難題會撲面而來,有的可能會帶來更大挑戰。有了用地難題的初步破解,我們就有了進一步增添直面難題、勇破難題、豪邁跨越的信心和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