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余華)10月30日上午,記者在泰興市行政服務中心采訪時看到,當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完成工作流程后,他們將請前來辦事的市民按響提示器――電子評價系統,對他們的工作現場進行評價。該中心主任吉小明介紹,提示器設置了“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基本評價內容,對于不滿意的方面,又細分為“態度不好、時間太長、業務不熟、有待改進”四個方面。當評價系統被按響后,中心值班負責人也將同時收到客戶的信息反饋,并能對不滿意方面隨時展開調查處理。 “權力陽光,顧名思義,就是權力的運行和監督都要以公開的方式進行。”泰興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沈惠彪說,把行政權力運行過程置于陽光下,接受社會全方位的監督和制約,遏制權力行使中的隨意性、主觀性、隱蔽性和“暗箱操作”等不規范性,從而充分體現“權為民所用”的執政理念,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如何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成果和手段,使行政權力運行讓公眾“看得見”、監管“管得住”?吉小明說,自今年7月28日新中心運行以來,及時啟動了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建設。該軟件系統采用了電子監控技術,對進入行政服務大廳的職能部門窗口的服務情況進行數據監控和視頻監控,中心負責人隨時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窗口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辦事效率、業務量、辦結率、收費情況等。 “該軟件系統可有效提高行政服務大廳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吉小明說,為了更好地接受市民監督,中心在一至三樓的服務大廳,統一安裝了接受辦事市民評價的公眾評價系統。當按響“不滿意”后,系統就會自動亮起紅燈,或接到群眾投訴舉報時,中心則開始追蹤、調查,經調查核實發現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確有過錯,中心將啟動問責機制。 “現在窗口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特別高。”日前,泰興市民劉岳到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現房抵押登記,僅20多分鐘,所有的手續就辦理完畢,他感到很滿意。據介紹,電子監察系統的開通運行,創新了監督方式,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行政監察業務的結合,促進了干部作風的轉變,提高了機關的行政效能,受到領導、群眾和企業界人士的廣泛好評。 為發揮企業和群眾的監督作用,今年3月,泰興市又在25家有代表性的重點企業設立了機關作風建設和經濟環境監測點,對涉企檢查和收費情況進行跟蹤督查。還充分發揮了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在報紙、廣播、電視上開設了《作風建設》、《行風熱線》、《訪談在線》等專欄,及時推介先進典型,曝光反面案例。其中,《訪談在線》已辦成加強作風建設的品牌欄目,錄播了22期,35個部門和75個科室負責人走進電視演播室,現場接受訪談和質詢,拿出整改措施并作出承諾。據了解,這些部門及其科室都能根據自己的承諾,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實實在在的整改措施,得到了基層和群眾的認可。 泰興市還加大明查暗訪力度,暢通投訴渠道。圍繞遵守制度、執行紀律及服務發展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對機關各部門和鄉鎮基層站所進行明查、暗訪,并將暗訪情況在作風建設《簡報》和新聞媒體上進行通報;在作風辦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到目前為止,共受理舉報投訴95件次,做到了件件有交待、件件有落實。同時,切實加大問責力度,嚴肅查處公職人員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先后有15人受到處理,較好地發揮了導向、警醒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