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是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近幾年,我市在農民工相對集中的建筑業,全面推開農民工業余學校創建工作,在提升民工思想和業務素質的同時,也豐富了廣大民工的業余生活。 10月22日下午,在金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濟川項目部,20多名建筑工人端坐在食堂里,正專心地聽取安全生產知識輔導。一些工人告訴記者,這個項目部共有50多人,從2007年起,施工工地已更換多次,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學習,對他們來說已是司空見慣。 按照相關部門要求,建筑面積在5000平方米或者工程造價在500萬元以上的建筑工地,都必須設立農民工學校。學習的重點主要是安全知識、法律法規、文明禮儀、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內容。目前,僅在城區,達到這一標準的建筑項目就達到40家左右。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大部分工地都因陋就簡,設立了集中學習點,不少農民工學校還張貼了學習制度。一些建筑工地反映,自從建立農民工學校以來,工人的業余生活充實了,打架斗毆、不文明施工等現象也明顯減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