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發展,60年的變化,具體到衣食住行四步曲,就是交通工具的巨大變化。 今年81歲的陸慶生,1958年買了一輛自行車,就此告別了靠雙腳走路上班回家的歷史。陸慶生介紹,當時有批發價,和友人一共買了3部自行車,是天津的飛鴿自行車,有車之后來去就方便多了,每次回家都是孩子坐在前面杠上,老婆在后面。 進入80年代,“輕騎”、“摩托”漸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從農村通往縣城的馬路也被柏油路所代替,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現在隨著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城鄉面貌已經煥然一新,公共汽車已經開到家門口,人們的出行、交通十分便捷。錢女士2004年就開上了私家車,她說現在出行太方便了,汽車、火車、飛機,想怎么出行都可以。就算從祖國的這頭飛到那頭,也不會超過半天的時間。 市民錢春蘭娘家是江陰的,開個車只要40分鐘就到家,出去旅游,開著車子出去更方便。 居民談到現在的幸福生活,都在感謝黨的正確領導,歸功于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這些尋常百姓家的點滴和細節變化,不正是偉大祖國60年建設和發展歷程的一個真實縮影嗎?在這里我們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