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集團是本土企業外向化的一個范例,而隨著我市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招商引資力度加大,本土產品走出去,外資企業引進來,使全市工業經濟逐步實現了與全球經濟的大融合。 福岡編織時裝有限公司是一家日本獨資企業,主要生產適應日本市場的頂尖時尚服裝,1992年創辦之初只有幾十名工人,現在已經有了300多名工人。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第一家到泰興投資的獨資企業,他們不僅見證了泰興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壯大,也為泰興的對外開放發揮了一定的窗口作用。 福岡編織時裝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中雄一郎介紹,在福岡公司落戶泰興之后,陸續有很多企業來泰考察,福岡公司一段時間內成了市政府招商引資的窗口。關于投資環境方面,外商一定會來福岡公司參觀,福岡公司也會將泰興市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的真實狀況介紹給大家,增強大家的投資信心。 福岡公司落戶之后,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市以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為載體,逐步加大了外資引進力度,新加坡新浦化學、荷蘭阿克蘇·諾貝爾、法國愛森絮凝劑等一批外資企業相繼落戶。其中,新浦化學通過不斷加大項目投入,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市規模最大的工業企業。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調整園區體制,全力打造一區四園,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為外資企業進駐泰興打造了良好的平臺和環境,聯成化學等一批外資大項目順利落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