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德育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以教育之鄉聞名遐邇的泰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基礎教育的首要地位來謀劃和發展,打造出“一校一品”的德育品牌。 “首先談談在宿舍里面的具體要求,第一按時起床,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洗漱和內務整理……”。這是洋思中學一周一次的生活課,主題是“學會自理”。洋思中學實行寄宿制,絕大多數學生住校,集體生活。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快適應新環境,德育老師通過校園電視臺,講解各項規章制度,對學生的衣食住行進行引導,讓他們知道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洋思中學初三(8)學生成彬彬說:“到了這里什么都不會,生活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疊被子、疊毛巾之類的,現在我學會了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孝敬父母,生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生活課看似簡單卻承接起了家庭教育的任務,這只是洋思中學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的一個亮點。洋思中學提出,“生活就是素質教育”,他們在學生中開展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的“四會”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細化具體的目標,要求學生從學會文明吃飯、學會尊重別人說話、學會獨立睡覺等基礎內容做起,培養學生為別人著想、尊重別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讓學生成為有道德的社會人。 洋思中學德育處主任蘇日新說:“為了對學生的終生負責,我們自編四能力課程、四會讀本,就是要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 通過“生活教育”,近幾年來,洋思中學學生素質普遍提高,自理能力不斷增強,合格率達100%,違法犯罪記錄為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