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天災和病蟲害一直是農業生產的天敵。2007年,我市按照國家要求,開始積極推廣農業保險,引導廣大農民以市場手段減降受災損失,防范農業風險。三年來,這一政策性保險累計向出險農戶理賠1000多萬元,為維護全市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發揮了減震器的作用。 前幾天,溪橋鎮秦莊村村民陳杰遇上了一件傷心事。眼下正值豬價上漲,可他家的一只正當壯年的母豬卻因病死亡了。接到陳杰的申報,中國人保財險公司與溪橋鎮獸醫站的工作人員一同來到他家。他們在完成現場勘察后告訴老陳,這只母豬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將向他作出賠償。 據市委農工辦介紹,起初,我市納入農業保險的品種只有小麥、水稻、油菜和能繁母豬。去年和今年,市委、市政府對照上級政策,將奶牛、農機、大棚蔬菜和育肥生豬也納入了農業保險的范圍。到2008年,全市小麥、水稻、油菜、奶牛和能繁母豬的參保率已達到100%,高效農業參保面積也已接近300畝。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農業保險共計理賠300多萬元,2008年共計理賠6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首例大棚作物理賠一宗就達到6萬多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