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市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黃橋老區經濟薄弱村、貧困人口數量還有一定的比例。自2008年全市新一輪“百村千戶”掛扶工作展開以來,78個市級機關部門真心實意抓扶貧,傾心盡力促發展,為經濟薄弱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幾天,在珊瑚鎮八達村高效農業基地內,農民們正忙著搭建鋼架大棚。今年下半年,八達村準備再發展100多個蔬菜大棚。村黨總支書記陳桂生告訴記者,他們大規模發展高效農業的信心來自市質監局。據了解,八達村是市質監局的掛扶村,結對幫扶以來,市質監局因地制宜,引導該村發展高效規模農業。 村黨總支書記陳桂生介紹,質監局不僅在經濟上給予支持,還在技術上進行引導,把大家帶到東臺去參觀,并聘請了技術人員幫助指導。 陳桂生告訴記者,市質監局還利用職能優勢,幫助八達村申報了157畝西芹標準化生產基地,向上申請項目資金達60萬元。目前,該村高效農業面積已達300多畝。 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掛扶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建管局在掛扶工作中,多方籌措資金14萬元,積極為掛扶村馬甸鎮永新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一年半來,先后修筑道路1300米,硬質渠道8000米,還幫助掛扶村實施村莊綠化、河道整治,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新一輪的市級機關百村千戶掛扶工作在各部門和掛扶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據統計,去年以來,市級機關各部門累計鋪設鄉村公路131610米,新建維修農用橋梁39座,幫助掛扶村發展高效農業2000多畝,開發三產、工業項目27個,已有20多個掛扶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市級機關各部門2000多名黨員干部還與掛扶村貧困戶結成對子,結對幫扶貧困戶895戶,資助孤兒70人。 市級機關黨委副書記陶俊華介紹,一年半時間,市級機關部門實際共向掛扶村投入資金430多萬元,協調資金1300多萬元,為掛扶村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受到掛扶村干群的一致好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