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我市城區共有農貿市場17家,年農產品成交額近30億元,較好地促進了城區商品交易的發展,但與蘇南及其他發達地區相比,市場建設明顯滯后、品位不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沒能夠齊頭并進、相互促進。 每天上午,在金泰農貿市場內,都會有專門的喇叭廣播前一天市場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未來一兩天要注意的事情,同時表揚先進、鞭策落后。進出市場的黑板專欄也會定期公布市民及經營戶關心的市場動態信息。2005年改建后的金泰農貿市場是目前城區17家農貿市場中建設、管理較為規范的一家,均按照蘇南地區先進模式運行。這也是城區所有農貿市場中由浙江人對原市場升級改造后,請本地人管理后最為成功的一家。 泰興市金泰農貿市場有限公司徐宏慶認為,管理出效益,如果管理力度上去以后,那么市場的繁榮和成交量就會上去,個體戶就能從中受益,整個市場各種費用包括攤位費就會順利收取,整個經濟效益就會上升。 據了解,自2001年農貿市場辦管脫離以來,各農貿市場管理主要由工商部門牽頭,衛生、城管、農業等多家部門參與。但在實際工作中,各自搭臺、各自唱戲的現象普通存在。因此,主管部門責任必須到位,同時積極按照“屬地管理、政府領導、工商引導、部門聯動、市場主辦單位和場內經營者廣泛參與”的原則,成立專業的市場管理委員會,落實好自治責任,引導市場主辦單位養成現代經營意識。政府也要將市場改造納入規劃和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對城區設施較差的市場逐步升級改造,發展農貿大市場,做大服務業蛋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