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張橋鎮段羅村的村民遇到一件煩心事:7月底,為了方便大家出行,村民集資修了一條水泥路,可是這條200多米長的水泥路中間有10米的地方沒有修,這是為什么呢?
張橋鎮段羅村村民們反映,通過近幾年的硬質道路建設,現在段羅村所有道路都實現了硬質化。但就是這條路中間一段十幾米的地方還是土路,給大家的出行造成了很多不便。
那么,為什么這條路沒能完全修好,留下了后遺癥呢?村民們反映,問題主要出在路南邊的羅小元家。因為羅小元認為他家住宅地的總長是29.7米,修路不但會占用了他家的地方,而且還要砍掉他家的一棵白果樹,他不能接受。
但是據段羅村村主任胡東寶介紹,羅小元家住宅地的總長只有29.4米,修路是占不到他家的地方的。
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勸說下,羅小元一度同意服從大局,砍掉樹修路,前提是,路北邊的住戶郭玉蘭家也要把路邊的水杉樹砍掉。
事情發展到這里,問題的解決好像看到了希望,但是,事情真的就這么解決了嗎?
經過協調,郭玉蘭家同意為了修路把水杉樹處理掉。
可是在丈量中,雙方的矛盾又開始出現了。按照現在的丈量辦法,修路可以動不到羅小元家的白果樹。但是這樣的話,路就不是一條直線,村民們認為就是要把路往北邊讓的話,也要有個緩沖,白果樹必須要鋸掉。白果樹如何處理又成了雙方矛盾的焦點,大家一直達不成一致意見。
修路是為了方便大家出行,也是一件為大家造福的事,難道真的就為了一棵白果樹而修不成路了嗎?
原來,1999年的時候,羅小元準備原地翻建房子,但是當時按照村里的統一規劃,要求羅小元把房子建到別的地方,為此,當時村委會以及村民與羅小元一家之間發生了爭執。
其實,雙方的矛盾說到最后就是在賭氣,現在村里正在積極協調,爭取早日把路修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