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改變我市污水處理現狀的污水處理“5+2”擴容工程日前進展順利,主要設施土建工程已經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8月22日下午,記者在位于市經濟開發區的污水處理“5+2”擴容工程現場看到:生化池的土建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挖掘機發出隆隆轟鳴聲。在長達85.8米、寬達59米的生化池內,100多根樁基測壓試驗同步開展。 我市污水處理項目開始于1992年,主要為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配套服務。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的需要,污水處理二期工程于2007年下半年啟動。工程設計日處理污水7萬噸,包括2萬噸開發區工業廢水和5萬噸城區生活污水,總投資達3.8億元。目前,5萬噸城區生活污水的粗細格柵站、提升泵房、分配井等預處理裝置已經完成。生化池的土建結束后,將進行鋼筋混凝土澆鑄。 市經濟開發區紀工委書記朱建元介紹,工程采用的是新加坡MBR膜反應器,在國內屬于最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它的優勢是所處理的水完全能夠達到省里規定的排放標準,這個工藝不需要用活性炭進行吸附,無論是色度、脫碳脫磷的效果都比老工藝好。 據介紹,城市生活污水管網收集工程也在加緊推進中,整個擴容工程預計在2010年底全面完成,屆時將大大改善城區以及經濟開發區的生態環境。 朱建元告訴記者,工程結束后,將使泰興城區所有居民生活污水實現集中處理,可以大大改善城區居民居住環境,保證城區水系的清潔。所有化工企業所產生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也將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省里規定排放的標準,能夠改善環境,確保無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