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給我的窗戶拉上了厚厚的帷幕,但我有我的手,我有我的心,我依然可以用耳朵聆聽美妙的音樂,感受關切的話語,我依然可以用嘴巴歌唱美好的生活,表達我的感恩;當我不能用眼睛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要學會用心看這個世界,即使在逆境中,我也要成為扼住命運咽喉的強者,用熱忱的心去擁抱世界,為自己的生命潑墨,揮灑出極致的絢爛! ——摘自葉女貞的演講稿《為生命抹上斑斕的色彩》 (序) 2009年8月7日,星期五,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對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泰興籍盲女大學生葉女貞來說,卻是一個開心而又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她不僅見到了她尊為偶像的“全國自強模范”、泰興市殘聯理事長封紅年,還應邀走進泰興人民廣播電臺《音樂茶座》節目直播室,與家鄉的聽眾朋友們展開了一次心靈的對話和交流。 在節目中,葉女貞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她喜愛的那首《隱形的翅膀》:“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一直陪伴在旁邊的母親蘆新芳聽著女兒的歌唱,不免感慨萬千。女兒所唱的每一句歌詞,無疑就是母女倆的心路歷程和心靈守望…… 因為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導致視神經萎縮,葉女貞出生沒有多久,就再也沒有見過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但是,這個聰慧而又樂觀的小女孩,把自強、勤奮當做了自己翱翔的翅膀,在坎坷中不斷前進,在逆境中獲得了新生。 (一) 一見到葉女貞,她就和記者開起了玩笑。她已經習慣用普通話和別人交流,所以建議記者不要說泰興話。她告訴記者,因為看不見的緣故,她最喜歡的就是朗誦、演講和唱歌等語言類交流方式,她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葉女貞一直是個樂觀的小女孩。她笑著告訴記者,她出生于1988年8月28日,出生年月的數字幾乎全是8,所以她堅信,她一定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出生沒多久,就有村鄰談論說,這個看不見的小女孩,也許長大了只能靠算命謀生。爸爸葉新富和媽媽蘆新芳聽到這些傳言,更加黯然神傷。但是他們沒有認命,發誓無論如何也要把小女貞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葉女貞從小就秉承了父母要強的性格,靠著頑強的毅力讀完了小學,后于2001年轉入南京盲人學校讀書,學得了一手精湛的中醫針灸和推拿技藝,順利拿到了中級上崗證書。今年,南京中醫藥大學面向全國招收20名盲人大學生,品學兼優的葉女貞被順利錄取。 回到蔣華鎮上元村元垈組老家的這段日子,她就像一只快樂的小鳥,盡情地享受著溫馨的親情和友情。每天一有時間,她就利用自己的特長,為左鄰右舍把脈問診、推拿按摩,那些上了年紀的奶奶、大媽見了她就特別開心。 即將走進大學殿堂的葉女貞,有時也會像個孩子一樣頑皮。媽媽經常會讓她幫忙掃掃地,做一些家務活,她卻讓媽媽先把掃帚拿過來。媽媽嗔怪她偷懶,她卻振振有詞地說:“只有聰明的人才會偷懶。”一句話,讓媽媽無可奈何…… (二) 有人說,“生活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上帝就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孱弱的小女貞就是靠著勤奮和頑強感動了上帝,為她打開了屬于她自己的那扇心靈之窗,讓她盡情地為自己的生命潑墨揮毫,不斷揮灑出極致的絢爛! 葉女貞的奶奶回憶說,這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獨立自強的性格。有一年秋天,小女貞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去附近的小河邊玩,經過一座小橋時不小心摔進了河里。小伙伴們嚇得四散而逃,就是沒有一個人想到呼救。掉到河里的小女貞反而定下神來,順著水草爬到岸邊。但是,由于河坡上青苔又多又滑,小女貞又一次滑入了河中。她只得再次尋找上岸之處,最終成功地脫離了危險。直到天完全黑了,渾身濕透的小女貞回到家,奶奶才知道她掉進了河里。 雖然是個女孩子,而且什么也看不見,可是其他小朋友會玩的游戲項目,小女貞都想學,而且非要學會不可。誰都沒有想到,她居然學會了騎自行車,能夠靠著敏銳的聽力,跟在弟弟后面直線行駛。 葉女貞從小酷愛“讀”書。早在讀小學的時候,她就利用聽其他同學讀書的機會背書,只要聽上幾遍,就能把一篇課文背下來。直到今天,她還能熟練地背誦《長城》、《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課文。到了南京盲校,讓她最開心的是,學校的盲文圖書館有大量的盲文書籍可以讓她借閱。她經常把喜歡的圖書下載到MP3里,一有時間就如饑似渴地“閱讀”,即使晚上熄了燈也沒有影響,因為她靠的是觸摸閱讀。兩年多時間,學校圖書館的藏書已經滿足不了她的需求。除了讓媽媽幫她讀報紙、和同學交流一些圖書,她還特地辦理了一張北京的中國盲文出版社的借書證。因為盲人可以免費郵寄,她每次挑選兩本書籍,請出版社幫她郵寄過來,又一次讓她過足了“讀書癮”。因為閱讀,她認識了海倫·凱勒,這個曾經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的盲人,給了葉女貞更加樂觀、永不言敗的精神。 剛到南京盲校時,葉女貞對盲文一竅不通,只得從頭學起。按照慣例,學習盲文至少要一年時間,但她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認識了盲文。但是,寫的速度卻遠遠沒有別人快。她下定決心刻苦練習,手上很快刻出了血泡,隨即又長成了老繭。4個多月的時間,她的寫字速度就趕上了全班同學。 掌握了盲文讀寫本領,葉女貞經常把心靈的感觸傾訴于筆端。讀完了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以后,她把自己的真切感受撰寫成體會文章《為生命抹上斑斕的色彩》。2007年9月,她帶著這篇作品參加了南京市首屆讀書節演講比賽,并從上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當年11月,她作為唯一一個進入決賽的盲人選手,以樸素的真情實感征服了每個評委和聽眾,最終奪得了一等獎。當時的《金陵晚報》報道說,葉女貞的演講被公認為是最感人的…… (三) 在南京盲校讀書的8年期間,葉女貞經常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用她自己的話說,只要是學校有活動,她都會參加。每次學校運動會,都會看到葉女貞快樂的身影;2007年,她被學校推選參加了江蘇省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奪得了女子100米和400米兩塊銅牌;2008年6月,她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形象大使大賽,并獲得了優勝獎。 當然,她尤為喜愛的還是參加各類讀書演講和誦讀活動,并且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繼2008年獲得南京市中小學“中華經典誦讀比賽”中學生組二等獎之后,今年7月,她又獲得了首屆“心靈的聲音”全國盲校學生講故事大賽三等獎,還曾經被表彰為共青團南京市教育工作委員會“優秀團員”,受到過原南京市委書記羅志軍的親切接見。 在葉女貞看來,參加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對外交流方式,她看重的是參與的過程、參與的快樂。 然而,為了這艱難的參與,葉女貞和她的爸爸媽媽付出了太多的艱辛和汗水。為照顧好女兒,葉新富和蘆新芳夫婦前往南京,開了一家小小的服裝店維持生計。雖然收入很微薄,但是對于女兒學習用的隨身聽、筆記本電腦等物品,卻是毫不吝嗇。 母親蘆新芳介紹說,和其他的盲人一樣,小女貞的“盲相”也很明顯,與人說話交流時,總是情不自禁地將身子向前傾,有時甚至因為自卑不敢面對著別人說話。特別是走路的時候,由于恐懼心理,小女貞總是想要摸到前面的東西才放心,所以走路的姿勢很難看。爸爸葉新富只要發現小女貞有這樣的傾向,總是要不厭其煩地提醒糾正,有時候甚至會狠心地揪住她的耳朵,讓她長點記性……為了訓練女兒良好的走路姿勢,葉新富經常利用深夜時分馬路上行人和車輛稀少的機會,讓女兒在馬路上反復訓練,不管風霜雨雪,直到父女倆都滿意為止。 “女兒真的很懂事,也很爭氣。”蘆新芳欣慰地說。現在的小女貞已經學會了不少家務活,能夠切出很細的土豆絲,自己的衣服都能夠自己洗,還能幫爸爸媽媽洗被套和衣服。藍白相間的被套,經過女兒洗過之后,特別的干凈…… (四) 9月21日,葉女貞就將成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康復治療專業的大學新生。她對新的學習生涯充滿了信心。 其實,當初在南京盲校讀中專,選擇盲人針灸推拿專業時,她就和媽媽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因為她的愿望一直是想當一名主持人。后來,媽媽帶她去聽了一次“輪椅上的女博士”、奧運火炬手侯晶晶的專題報告會,讓小女貞懂得了什么叫奉獻,什么叫感恩。最終,她愉快地選擇了這一專業,在南京市中醫院實習期間,贏得了廣大患者和指導老師的一致好評。 這一次回到泰興老家,聽說了全國自強模范封紅年的事跡,特別是和封紅年的一番交談,更讓葉女貞對自己的將來充滿了信心。她覺得,康復治療是嚴謹的事業,她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完成好自己的學業,掌握過硬的專業水平,將來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體現自己的價值。她還想創辦自己的診所,把自己的特長傳授給更多的盲人,讓他們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作者 孫紀剛 陶愛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