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張橋鎮常巷村有村民向記者反映,他們村的部分村民在常巷西橋北端挖開了一個大坑,把橋跟路完全隔斷了,導致行人車輛都無法通行。這是為什么呢? 當記者來到常巷村的常巷西橋時,橋上已經圍滿了附近的群眾。橋的北端,一個一米多深的大坑將這座橋和北邊的路完全隔斷,任何車輛都無法通行。住在橋北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個坑是他們大家伙兒合力挖的。 記者了解到,常巷西橋以北住著常巷村三組、九組共一百多戶居民,此外還有村里300多畝的農田。可是幾十年來,不管是主干道,還是村民們的房前屋后,橋北至今沒有一條水泥路,村民出行走的還是老土路。如今,橋北的群眾決定自發修路,不再等、靠、要,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張橋鎮常巷村三組村民施金明介紹,他們主要是希望把橋碼頭和東、西兩邊以及北邊路道弄好,這樣才可以做路,不弄好了他們就沒辦法修路。 在現場,記者發現,常巷西橋以南的村民已經通上了水泥路,同是一個村,可是出行條件卻是截然不同。 張橋鎮常巷村三組村民伏雪壽告訴記者:村里的書記說三組沒有能人,沒錢弄。 沒有能人,這個路就真的沒指望了嗎?常巷村的負責人表示,目前這條路已經列入了規劃之中,至于何時能夠落實,他們也不確定。 【編后】 修路筑橋是為了改善通行質量,為了修路先挖坑毀路顯然事與愿違,這種方式不可取。同一個村出現兩種狀況,基層組織也應該綜合考慮,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實事,保民生,保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