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楊莊村村民朱建興用兩個月的時間建了個沼氣池,卻出不了氣,可讓他犯了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47歲的朱建興是個勞動能手,家里大到建豬舍、小到廚房改造全部是他自己動手。今年年初,他養了17頭豬,大量的豬糞無處可用,就萌生了自建沼氣池的想法。 沒有技術,他就到網上學;沒有經驗,他就到沼氣修建的現場觀摩。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朱建興花費兩個月的時間,終于把沼氣池建好了,卻出不了氣。 7月23日上午,市能源辦的技術人員來到朱建興的家中,對沼氣池的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維護進行指導,同時還給他送來了一車沼氣菌種。 至于不著火的原因,市農村能源辦公室技術員陸俊杰分析說,他用的豬糞是直接進入沼氣池的,沒有經過酸化,產氣含有的甲烷量比較少,所以不著火。此次給他送來了菌種,同時也幫助他完善一下。 技術人員還發現,朱建興自建的沼氣池不僅存在使用方法上的問題,結構也需要改造。據陸俊杰介紹,這個沼氣池水壓間太小,對用氣產生了影響,幫他改造以后,情況好多了。 【編后】 勤勞致富、自己動手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在一些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的領域,勞動者也需多方學習,尋求幫助,以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費,甚至發生安全事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