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紀剛整理)我叫封紅年,出生于江蘇省泰興市蔣華鎮。在生生不息的長江邊,從小就看慣了勝火江花,潮起潮落。但就在而立之年,我卻步入了盲人行列,再也看不到春花秋月,只能在瑟瑟江風中感受漁歌唱晚。
1990年,我從上海師范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泰興民政局工作,先后擔任過辦公室副主任、雙擁辦副主任、局長助理、副局長等職。
在泰興這樣一個縣級城市,28歲就擔任副局長,很多人都認為我是一個幸運兒。正當我躊躇滿志,想大干一場的時候,不幸卻悄悄降臨。2002年,由于基因突變,我患上了視網膜色素變性,不到一年時間,雙眼視力從1.2降到了0.1。
為了醫治眼睛,我也曾四處求醫。一次次滿懷希望地背起行囊,一次次無可奈何地失望而歸。當我確信,再也看不到繽紛世界時,我的內心無限彷徨和痛苦。是甘于命運,還是奮起抗爭?是就此消沉,還是自強不息?我在掙扎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我想起了海迪大姐,想起了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殘疾朋友,他們給了我無窮的力量;家人的悉心照料,朋友的真情鼓勵,組織的親切關懷,也讓我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通過強化體質鍛煉,我又開始了健康快樂的生活;通過日常用品的定點擺放,我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通過定向行走訓練,我實現了正常上下班;通過心理調適,我延續了社交生活圈。我的世界還是那樣五彩繽紛,充滿陽光!
2005年1月,泰興市殘聯機構單列,我被提拔為理事長。當時,我接受的是一個無基礎設施、無辦公經費的“空殼殘聯”。怎樣才能讓泰興的殘疾人事業創出特色和品牌?怎樣才能不辱使命,不辜負組織的信任?一系列的問號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被困難嚇住。四年多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殘聯組織的關心指導下,我們泰興市先后被表彰為“全國首批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達標縣市”、“全省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市”,泰興市殘聯還被表彰為“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優秀調查隊”、“全省殘聯系統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
對于我這樣一個盲人來說,要做好各項殘疾人工作,首當其沖的是必須解決好學習問題。
過去讀過的書籍已經積滿灰塵,過去用過的電腦已經閑置多年,新的崗位需要新的知識,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思維。眼睛看不見,讀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我還有雙手,還有耳朵和大腦,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借助電腦來彌補視力上的缺陷。
安裝上可讀軟件,盲人也可以使用電腦。聽說了這個消息,我為之一振。真正開始操作時,各種各樣的困難接踵而至。常人查找一條信息,舉手之勞就可以實現。而我需要過濾掉幾十甚至上百條的無效信息;輸入一篇百字的短文,常人只要幾分鐘,而我卻要花費半天時間。但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別人能夠做到的,我能做得比他更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懈努力,我的電腦操作水平大為提高,基本適應了現代辦公的需要,不但能夠熟練地運用電腦查找資料,而且能夠自如地運用電腦進行寫作。我撰寫的“二抽”征文《菜花黃了》獲得江蘇省一等獎,《老支書的夢》在江蘇省殘聯網站美文欣賞欄目刊登。另外,我還堅持撰寫“網絡日記”并發布在泰興殘聯網站上,2007年6月以來已經完成600多篇30多萬字,不僅有學習心得、工作體會,還有生活感悟等方面的內容。學習讓我更加充實,讓我更加堅強,也讓我更加自信!
殘疾人,難;殘疾人服務殘疾人,更難!但我堅信:“不管困難九十九,信心百倍往前走,陽光總在風雨后。”實踐中,我們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讓殘聯成為全市6.8萬名殘疾人的幸福娘家。到目前,全市已經有5716名重殘無業人員得到了生活救助,12000名殘疾人進入了低保,百分之百的貧困殘疾人享受到了保障服務;2399名殘疾人在80家福利企業穩定就業,3500名殘疾人經過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后自主創業,百分之九十的有愿望、有能力的殘疾人享受到了就業服務;免費發放各類輔具5800件,百分之八十五的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享受到了康復服務。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的推行。隨著時代的進步,殘疾人主動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愿望越來越迫切,殘疾人意外事故、意外傷害日益增多,沉重的醫療負擔,讓許多原本處于貧困邊緣的殘疾人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有的甚至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大家都知道,殘疾人由于身體原因,目前在商業保險領域一般屬于拒保對象,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先例。路是人闖出來的,這一工作被列為年度重點創新項目后,我主動上門與多家商業保險機構聯系,但遭遇就跟我當年四處求醫一樣,每次都是失望而歸。我始終沒有放棄,通過反復多次地懇談,終于得到了太平洋保險公司泰興支公司的理解和支持,同意新開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這一險種,我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接下來的問題是,參保的殘疾人每人要承擔45元的保險費,對于沒有收入來源的殘疾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為此,我又四處求援,多方爭取,最終落實了由鄉鎮政府、保險公司和參保殘疾人各承擔三分之一保費的辦法。
但是在泰興農村,保險意識普遍不強,推進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難度更大。我們先選擇了兩個鄉鎮試點,這兩個試點鄉鎮當年就有兩位參保殘疾人拿到了2萬元和2000元的保險賠償金,為擴大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的覆蓋面提供了生動的案例。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我們不斷摸索完善,積累經驗,迅速在全市加以推廣。到目前,全市共有15200名殘疾人參保,有276名殘疾人享受到了理賠,泰興殘聯也因此被泰州市表彰為2008年度創新先進集體。
奔騰不息的長江水滋養了我激流勇進的堅強性格,科學發展的新時代奏響了我奮發向上的生命樂章。一位網友在我的網絡日記中留言:“沒想到你真是把你生命的全部投入到了殘疾人事業中去”。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為無限的殘疾人事業作出最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