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黃橋小城市建設步伐,挖掘古鎮歷史資源,黃橋鎮對珠巷、米巷、馬巷等5條古巷復原古貌,讓古街巷成為小城市建設的亮點。 日前,記者在黃橋鎮馬巷看到,工人們正在對最后幾戶房屋立側面進行改造修建。而在修復完工的米巷,青磚黛瓦、格子門窗、亭宇長廊,一條古色古香的、明清風格的古街巷已經形成。據了解,其余巷道的改造也在施工建設之中。 居民李進說:“這樣一改造之后,把國家文明古鎮的風貌體現出來了,政府給我們做了一個得民心、得安居樂業的好事。”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黃橋有著豐富的明清古街巷以及建筑群。為此,黨委政府搶抓機遇,科學規劃,投入400多萬元進行巷道兩側立面的裝潢,所有住戶的門面恢復傳統的搭子門。屆時,黃橋的古鎮風貌將進一步顯現,小城市建設中也蘊涵著古樸的氣息。 黃橋文化站站長余松山表示:“下一步把桿線全部轉為地線,就能充分顯現出明清風格的古鎮風貌,為黃橋小城市建設作一份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