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這是老年人理想中的晚年生活,我市老科普工作者蔣文元克服中風帶來的種種困難,晚年生活一樣精彩。 每天早晨,在羌溪公園的一方草坪上,都能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對著樂譜專注地拉著手風琴,一邊演奏一邊歌唱。老人名叫蔣文元,今年77歲,即將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精神矍鑠,二胡、手風琴、書法樣樣精通。很難想象,30年前他曾嚴重中風,半身癱瘓臥床不起5年多。退休之前的蔣文元還是個“樂盲”,對京胡、手風琴這些樂器幾乎一竅不通。中風的那段生活經歷,讓他感悟了一些東西。 蔣文元說:“一個人身體是主要的,沒有身體就什么都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也過不上。自從中風好了之后,就注意身體鍛煉,培養自己的健康身心,培養好的興趣。” 于是,退休后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學習了跳舞、書法,他把科普的重點也轉向為老年朋友提供文體服務,擔任了老年大學的舞蹈教練,舉辦培訓班,義務教老年人跳舞。對于老年人來說,手風琴是具有挑戰性的樂器,因為光是10多斤重量就能讓人望而卻步,但蔣文元卻咬緊牙根堅持了下來。 蔣文元說:“手風琴一般都是青年人練,老人家背不了,嫌氣力,我堅持練,練了十多天,它背在身上肋骨疼,很疼。再繼續堅持練也就好了。”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蔣文元的口頭禪,20年的學習和鍛煉,讓他感受到了“生命在于運動”的真正含義。他希望,自己作為一名老科普工作者,能夠教會更多的人跳舞、演奏,讓更多人的老年生活健康、豐富多彩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