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八周年,同時也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我們從今天起推出專欄《鮮紅的黨旗》,集中報道一批先進黨組織和先進黨員的典型,展示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繼承發揚光榮傳統,忠實踐行“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在社會主義建議的各條戰線上,發揮了領導核心和先鋒模范作用。今天播出第一篇:《村企攜手共建新農村》 徐振仙是蔣華鎮新市村人,以前一直在外打工。2007年,泰興市凱緣金屬有限公司和新市村開展結對共建,他才進入該公司工作,家庭收入得到提高。 蔣華鎮新市村村民徐振仙說:“我們既上了班又種了田,我們在廠里上班,拿到千把塊錢一個月,還種了田,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村企共建”實施以來,凱緣金屬有限公司為新市村解決了50多人的工作問題,還幫助新市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了新市村發展的后勁。 蔣華鎮新市村村委會主任吳玉華說:“對我村的新農村建設有了無私的奉獻,近幾年來,出資近四萬元,支持我村的路道、泵站以及村部建設! 在共建活動中,新市村黨總支還選派素質較好、黨務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農村黨員干部掛鉤到企業,幫助企業開展黨建工作,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過去,凱緣金屬有限公司使用的是集體土地,矛盾比較多、資金緊張也不好抵押,制約企業的發展,村黨總支了解到企業的情況后,給企業提供了一條龍的服務。 泰興市凱緣金屬有限公司負責人鞠紅慶說:“村里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幫助協調矛盾、全程代辦相關手續,為企業辦理了國有土地的用地手續,并且幫助企業落實了兩百多萬的貸款,為企業規模的擴大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新市村和凱緣金屬通過村企共建,實現了合作雙贏,這是全市“百企掛百村、共建新農村”活動的一個縮影。按照“村企共建、以企帶村 、以村促企、村企共贏”的工作思路,我市在“村企共建”形式、共建內涵以及組織推進機制等方面多方探索,有效促進了共建雙方黨建工作水平的提高。據初步統計,全市參與共建的企業共扶持結對村發展項目121個,資助公益項目174個,累計投入資金3628.4萬元,轉移農村勞動力8146人,初步形成了企業支持農村、農村助推企業發展的互助共贏發展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