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從去年起開展“安全用藥在農村”專項整治行動,經過一年的努力,一批影響農村醫藥市場秩序的突出問題初步得到整治,但對照安全、放心的要求,仍存在一些急需突出解決的問題。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惟歡介紹,目前農村安全用藥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游醫藥販屢禁不止,導致假冒偽劣藥品極易流入農村市場;二是農村行醫人中診療水平偏低,用藥不當造成的用藥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三是部分零售藥店管理不盡規范;四是部分農村醫療機構藥品儲存條件較差,藥品質量得不到保障。 從這次的專項整治情況來看,部分藥店存在不誠信經營、超范圍經營、未憑醫師處方銷售處方藥等現象。 一些鄉鎮衛生院或者藥房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藥品儲藏條件的改善及規范存放,醫護人員素質有待提高,藥品質量和用藥合理性得不到保證。 部分鄉鎮的村級行醫人員法律意識淡薄,醫療水平低下,私設診所設備簡陋,環境較差,藥品隨意擺動,無真實完整的藥品購進記錄和接診記錄,因誤用、錯用藥品,或缺乏必要急救設備和技術引發的醫療事故時有發生。 藥品是關系廣大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農村居民患病后就醫時,首先考慮的是就近、方便,至于藥品質量安全與否,以及醫學知識及藥品價格如何,并不為多數人知曉。 據業內人士介紹,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既有部分醫療機構“以藥養醫”形成的利益驅動,也有一些非法行醫人員的法制意識淡薄、職業道德缺失,還有少數鄉鎮、部門管理職責的缺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