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夏種在即,農資市場開始步入旺季。為有效保障農民利益,防止損農、坑農事件的發生,連日來,我市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雷霆出擊,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了全面整治。
日前,市農業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對城郊的一些農資經營點進行了突擊檢查。在這家農資經營點,執法人員發現,它的經營范圍為肥料類,但卻超范圍賣起了農藥,而且不少農藥的標簽內容不符合規定要求。
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市農資經營單位及個人共有1078戶,從業人員2804人,經營形式主要以個體和家庭組合式為主,全市全年農藥、肥料、種子、農膜總銷售額約為22240多萬元。由于放心農資店等主渠道逐漸實現全覆蓋,近年來,全市農資商品的質量總體比較穩定。但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的事件仍時有發生。
歸納起來,我市農資市場主要存在四類問題:
一是無照經營多。據初步統計,目前農資市場無照比例占14.5%;
二是經營網點過密。全市登記在冊的農資經營點有1000多戶,每個行政村平均5戶。經營網點過密,帶來的是秩序混亂,惡性競爭;
三是經營品種過多。僅從種子來看,經營戶就有200多戶,品種達十多個,不利于病蟲害防治及大面積技術推廣和服務;
四是逃避監管。有的公司設立幾十個分機構和網點,但不建帳、不管理、不核算。
為全面提升今年的農資市場運營質態,5月13日,全市農資市場專項整治會議召開以后,市農業、工商、質監、供銷等行政職能部門和相關經營單位,將打擊假冒偽劣農資,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結合起來,迅速投入到了專項整治行動中。
在惠農公司肥料分公司,記者注意到,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質量監管,已由過去的接報抽檢變為現在的不定期抽檢,貨到必檢。
結合往年打假經驗,偽劣農資往往容易在邊遠地區冒頭。黃橋鎮的這家獸藥店去年曾經因為標識不規范被執法部門查處過。近日,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在這里再次發現了類似的問題。執法人員當場對這批獸藥作了封存處理。
泰興工商局也在一個星期前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部署。這幾天,在全市各地的農資經銷網點上,不同形式的工商執法保民生行動已在全面滲透。
市質監局專門還成立了農資檢查專項打假下鄉領導小組,重點從源頭管起,檢查肥料農藥含量是否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是否摻雜摻假,是否存在無證生產、標識和計量欺詐等違法行為。
市供銷社系統、農資行業協會也重點加強了對農資經營點的監督及指導。一個多月前,村民陳啟美在七圩鎮桃園村開了家農資超市。5月23日,市供銷社系統、農資行業協會領導上門,對她進行了業務指導。
同時,供銷社系統還在著手對市農資放心店的經營布局作進一步的優化,進一步提高放心店的覆蓋率。
今年,市紀委,市監察局也首次參與了對全市農資市場的專項整治。眼下,由紀檢監察部門組織開展的創建“放心農資經營店”活動正在全市全面鋪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