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份,陶立大學畢業后放棄了留在徐州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泰興鎮雙進村擔任村黨總支副書記,實現了從一名大學生到農村干部的轉變。
5月22日上午,記者在泰興鎮雙進村的一片葡萄園里見到了陶立,他正在跟鎮上的農技人員學習新品葡萄的嫁接技術。雙進村以葡萄種植聞名,共有250畝的無公害葡萄園,但是近幾年品種更新緩慢,葡萄銷售遇到了困難。今年年初,陶立承包了1.8畝的土地搞葡萄新品試驗基地,引進了夏黑、黃金指等多個新品種。
陶立介紹,他準備搞一塊試驗基地,通過典型引路,讓果農們看到希望,一起搞品種更新。
陶立還定期組織果農學習先進的栽植技術,并經常上網了解市場行情,進行網絡銷售,成立農民經紀人協會,幫助農民銷售。2008年,依靠網絡,泰興鎮雙進村的葡萄遠銷廣州等地。
24歲的陶立是家里的獨子,去年畢業于徐州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當時,徐州一家企業以優厚的待遇留他在公司工作。但陶立權衡再三,還是回到泰興做了一名村官。
陶立告訴記者,他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對農村很有感情,所以很想為一方群眾服務,為泰興的父老鄉親服務。
為了實現從一名大學生到基層農村干部的轉變,陶立肯學、肯鉆、肯干,雖然曬黑了皮膚,手掌磨出了繭子,但是陶立的踏實肯干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泰興鎮雙進村任余祥告訴記者,他主要是幫助進行葡萄品種的更換,同時還幫助找路子推銷,深受葡萄種植戶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