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三迪工人正加班加點生產節能環保型發動機)三迪摩托繁忙的生產車間一角。
(特約記者 葉余華)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我市外貿出口企業紛紛遭遇“寒流”,訂單大幅萎縮,出口驟減。然而,江蘇省泰興三迪摩托車(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偉亞卻一臉的輕松。今年公司的業績穩步前進,1-4月份實現國稅開票8488萬元,出口435萬元,特別是進入4月份以來,公司顯示出逆勢而升的景象。
三迪公司經過20多年發展,現己成為摩托車、發動機、農業機械、環保設備等四大專業制造工廠。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產品通過國家3C認證,美國EPA環保認證,通過安全部件DOT認證。
“主要產品650型方向盤式三輪摩托客車,憑著產品優勢不斷領占中國市場,10多年來國內銷售一直第一。”張偉亞高興地說,2007年3月10日,該公司一集裝箱共50臺“三迪”牌三輪摩托啟程運往美國市場。這是中國三輪摩托車第一次“叩開”發達國家的大門。現在產品已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
張偉亞說,2004年與廣西五菱汽車公司合資合作發動機項目,已形成20萬臺發動機生產能力,制造276、368、372、462、465型系列發動機,滿足國內外眾多主機廠需要,主機型節能環保的276型汽油發動機已與國內外較多拖拉機廠配套,得到用戶的認可,650CC排量動力國內產銷第一。
張偉亞坦言,面對去年爆發的金融風暴和對企業帶來的沖擊,今年頭兩個月所拿訂單不多、出口也不理想這一實際,公司沉著冷靜應對,積極發揮現有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調動全員積極性,深挖企業內部潛力,逆勢奮進,化危為機,提出了“產業發展轉型,產品結構調整,生產技術升級,資源優勢開發”四句話的發展思路,在危機中尋求機遇,在逆勢中揚帆啟航。
今年來,該公司在發揮面對宏觀形勢與國家產業導向,結合市場走勢與需求,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張偉亞說,他們以車輛制造為軸心、以“三農”市場為方向,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立足差異化經營,圍繞農機、環保、消防用車三個產業,開發、生產適應中國農業農村農民需要的經濟適用耐用和開發、生產符合產業國家政策政府扶持的產品;開發生產大企業不愿搞,小企業不能做的產品。
目前,該公司與江蘇大學、省農技推廣站合作,研制開發的新產品――多功能拖拉機(四輪輕卡)樣機己進入裝試階段,不久將通過國家有關部門鑒定后上市。
據介紹,這種新型拖拉機是以運輸功能為主,以市場需要改裝農業機械車、消防機械車、環保機械車等。即用發動機動力輸出裝置,加裝植保機、遠程噴霧機、秸稈打捆機、秸稈粉碎機、抽水泵、高壓泵、谷物脫粒機、碾米機、發電機等中小型農機具的安裝使用,實現一機多用,移動作業,農閑時可御下農機具實現道路運輸;安裝掃路設備可進行掃路。
該機目前己在重慶市、四川省等地試用,受到當地政府及農機部門的推介,以經濟、實用、可靠,受到農民的歡迎。最近,該公司已注冊了 “江蘇三迪·山田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將于近期投入4000 萬元,加大加快新廠區建設。張偉亞表示,他們將發揮廠區改造,新公司組織的機遇,依靠整活社會資源、開發合資合作掛靠之路,建立新型多元化的三輪車、四輪車制造企業,全面提高制造能力,全面提升市場抗風險能力,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