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國家幫助和保護弱勢群眾,讓他們享受平等的法律幫助,從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法律制度。經過近兩年的發展,我市已初步建成了“法律援助十分鐘服務圈”,村民近距離就能享受到這些幫助和服務。 5月15日上午,河失鎮法律服務所工作人員黃浙波與河失鎮司馬村法制聯系員一起,來到村民葉紅英家中,向葉紅英送達了人身傷害賠償的民事判決書,葉紅英一家可以獲得兩次共38000元的賠償金額。 2007年11月份,葉紅英的丈夫在姚王鎮一工地上意外死亡,在達成死亡賠償調解協議后,對方卻拒不賠償。2009年2月底,家庭困難的葉紅英無奈中找到村里“法律援助工作室”。河失鎮司馬村法律援助聯絡員葉盛立即辦好相關的證明手續,陪同她前往鎮上的司法科去請求法律援助。 鎮司法所當天就為葉紅英申請了法律援助,并指定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黃浙波為葉紅英的委托代理人,全程代理此案。 早在三年前,市法律援助中心計劃把法律援助的觸角延伸到村、社區,但由于司法所人手少,力量單薄,難以實施。從去年起,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托各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村法制聯絡員,設立了村(居)法律援助工作室,遇有法律援助當事人,由村(居)接待和聯系,然后在鎮司法所通過法律援助信息網絡,直接網上申報,市法律援助中心在網上審批,當天就可申請成功,最后由承辦人員統一辦理手續及具體法律援助事項。 統計數據表明,法律援助中心開展的法律援助進村居,打造“法律援助十分鐘服務圈”民心工程以來,今年前4個月已免費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52件,援助總量同期增長52%,為因突發事件致貧人員贏得賠償60多萬元。 突出重點 加大農民工法律援助力度 今年以來,市法律援助中心針對金融危機影響,主動擴大法律援助人員范圍,將農民工作為法律援助的重點對象,使生活在低保水平上的邊緣困難農民工有機會獲得法律援助。 5月15日上午,江蘇有方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榮成接待了一起勞動爭議仲裁案件中的仲裁代表人,向他們了解前一天下午勞動爭議仲裁委開庭審理后的意見。 從2007年12月26日起,朱某等21人接到所在企業放假通知后,15個月以來一直沒有接到復工通知,也沒有拿到任何工資,生活變得異常困難。今年3月11日,他們向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當天,法律援助中心就指派張榮成為這21名農民工的委托代理人,請求裁決被申請人繼續履行合同,給付21名申請人15個月工資,補繳各項社會保險或賠償未交保險造成的損失。 江蘇有方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榮成介紹,這一部分人屬于社會弱勢群體,經濟能力比較差,同時他們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專業知識,對于一些法律程序不能了解。 農民工代表告訴記者,他們打官司完全是靠法律援助中心幫忙,如果不是法律援助,他們根本就沒有錢打官司,根本就提不了打官司。 面對金融危機對企業及農民工造成的影響,今年以來,市法律援助中心結合我市實際,加強對此類侵權案件的研究,引導、幫助企業和職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爭端,及時疏導可能引發的各種矛盾;以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被征地農民住房和社會保險權益為重點,擴大農村法律援助范圍;將農民工討薪、工傷損害賠償等事項作為援助重點,放寬此類對象的審查條件,同時建立便民利民工作機制,對涉及農民工權益的,申請法律援助一律簡化程序,快速辦理。 據泰興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黃金明介紹,2009年,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將圍繞“爭當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排頭兵”這一總目標,以“強化服務,規范業務,提高能力”為中心,堅持應援盡援原則,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服務經濟建設,確保社會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