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葉余華 蔡艷)“5月12日上午,由我市負責承建的拱星新衛(wèi)生院已經正式交付使用,并舉行隆重的揭牌儀式。”2009年5月12日是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日,記者電話連線采訪了我市駐綿竹拱星援建項目工程部有關負責人。 “拱星衛(wèi)生院是泰州對口援建的第一個項目。”我市駐綿竹拱星援建項目工程總監(jiān)成錦林十分自豪地說,這座白色的現(xiàn)代化建筑,是拱星最漂亮、最堅固的房子,在拱星集鎮(zhèn)特別顯眼。他們的勞動成果,得到了當?shù)厝罕姾腿嗣裾母叨仍u價。 市建設監(jiān)理公司總經理肖云華說,除已交付使用的綿竹拱星衛(wèi)生院外,建設完工的還有興隆大橋,已經于4月20日正式通車。在建的綿竹市拱星鎮(zhèn)小學工程,目前主體已經封頂,9月1日可確保學生入住。環(huán)繞學校的泰州路、桂花路也正在緊張的建設中,將趕在9月1日前通車。復興街、百千街、廉住房、農貿市場、敬老院以及鎮(zhèn)村公路干道,都在建設安排表中。 “一年前,這個只有2萬多人口的小鎮(zhèn)遭受重創(chuàng):百分之一的人遇難、十分之一的人重傷,98%的房屋倒塌,出入交通中斷,集鎮(zhèn)上最繁華的北宸老街幾成齏粉。”泰興市建管局參加綿竹援建任務的殷配斌站長說,去年5月24日,市接到對口支援四川綿竹建設過渡安置房的任務,迅速組成200人的建設隊伍,在泰興市建管局局長蘇國勤的帶領下火速趕赴綿竹,承擔363套過渡安置房建設任務。 殷配斌說,為了早日完成任務,提前將安置房交到災區(qū)群眾手中,援建隊員們風餐露宿,睡不上一個安穩(wěn)覺,到6月28日363套安置房全部建設完成,并交付使用,在一個月的突擊工作中,援建隊員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精神深深打動了災區(qū)人民。我市組織的援建隊被江蘇省評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建管局蔣成、殷配斌被泰州市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今年來,為了進一步加快災后的恢復重建,讓災區(qū)人民早日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成錦林說,省委、省政府年初明確提出,災后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3年的任務。泰州市委書記張雷、市長姚建華、副市長張愛平和我市等領導也千里迢迢赴拱星檢查指導重建工作。 “為了堅決落實好省、市指示精神,今年來,我們對設定的完成目標進度和有關工作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并克服一切困難加緊施工。”成錦林說,面對繁重的援建任務,他們一個人當兩個人用,8小時當16小時用,白天頂烈日冒大雨,晚上熬更守夜,目的就是確保三年任務兩年完成。他們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讓拱星干部群眾敬佩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