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份,宣堡鎮的工業國稅開票比去年同期增長153.3%,工商稅收比去年同期增長29.6%,兩項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幅度分別位居全市第一和全市第四。在新項目不多的情況下,是什么支撐了這樣的高幅增長呢?系列報道《宣堡工業高幅增長解密》請看第二篇:在內涵式發展中強筋壯骨。 眼下,還沒有到炎熱季節,但在金泰堡機械制造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卻是熱浪滾滾。據了解,這家公司是宣堡鎮的老牌企業,2000年開始轉移到越南發展,產品外向度達到90%。2007年,由于越南發生金融危機,企業及時抽身,轉攻國內市場。目前,企業與力帆、金城等國內大型摩托車制造企業配套,產品供不應求,預計全年可實現銷售3800萬元。 新上項目不多,就要立足現有企業,充分釋放現有企業的能量;保增長促發展,在地方層面上就是要抓投入和營銷,基于這樣的發展思路,宣堡鎮積極引導骨干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加快規模擴張速度。據統計,2008年,宣堡鎮各類企業完成技改項目21個,總投資達7500萬元;今年一季度,完成技改項目7個,總投資近3300萬元。宣堡鎮最大吊索具企業——晨光索業今年一舉增加了58名營銷人員,使吊索具這支不起眼的產品實現了國內市場全覆蓋。這家企業去年的利稅達到200多萬元,今年可望實現利稅300多萬元。 宣堡鎮副鎮長楊萬榮告訴記者,企業不能不斷走強,就可能走下坡路。保持原狀,不進也不退,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所以,鎮黨政班子一有機會就向企業宣傳經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同時,對一些可以調動的資源,也做到全面向有實力的重點企業傾斜。 以技改強產品,以產品拓市場,以市場擴企業。宣堡鎮工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一些企業已裝備了集成化較高的生產流水線,一些企業的自動化檢測設備已十分齊備。在骨干企業的的示范帶動下,眼下,已有不少企業表示也要增加投入,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據估測,在2010年前后,宣堡鎮將在億元企業的培植上取得歷史性突破。 【記者感言】 與招商引資相比,培大做強現有企業更具操作性。我市成長性企業眾多,市委、市政府也出臺了培大做強的政策,各地應按照市委書記張兆江“重落實”的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培大做強現有企業上,應有很多文章可做,應有很大潛力可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