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來,我市及周邊地區工業經濟增速一度趨緩。然而在這種宏觀經濟背景下,位于我市北部邊緣的宣堡鎮卻風景這邊獨好。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鎮實現工業國稅開票8744萬元,增幅達153.3%,接近完成全年任務。宣堡鎮工業并不發達,可今年為什么會出現井噴態勢呢?系列報道《宣堡工業高幅增長解密》請看第一篇:傾力相助突破資金瓶頸。 5月4日,記者在宣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看到,成排的反應釜正在滿負荷運行。據介紹,前幾年,由于生產工藝不過關,宣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一度難以為繼。2005年,浙江商人許公平投入近500萬元,引進世界最新的冷凍提取技術,使黃酮甙產品的質量得到大幅提升。目前,這里生產的黃酮甙80﹪以上銷往日本及歐美市場。去年,這家公司的利稅達到20多萬元,今年預計可以達到60萬元。許公平告訴記者,企業有現在這樣的運行質態,離不開鎮政府的鼎力扶持,特別是去年年底,在流動資金短缺時,政府給他們送來了及時雨。 記者了解到,2008年,宣堡鎮全年新辦個私企業19家,新增注冊資本5000萬元,今年一季度引進5個工業項目,共新增注冊資本1600萬元,投資力度與增長速度明顯不成比例。對此,宣堡鎮負責人解釋說,引進項目,以投資帶動發展是重中之重,但已建成企業,特別是一些成長型企業也是發展的寶貴資源。金融危機暴發后,國家貨幣政策適度放寬,不少大企業、大項目得到了金融資本的扶持,但對于不少中小企業而言,資金鏈更成了參與競爭的生死線。為此,宣堡鎮將幫助企業突破融資瓶頸列在為企業服務的首位,出臺了一些措施,為企業分憂,與企業共渡難關。 宣堡鎮副鎮長楊萬榮告訴記者,宣堡鎮采取了一些傳統的辦法,同時也創新了一些措施。要求經濟服務中心等相關單位工作人員以存款單、有價證券作抵押,幫助企業貸款,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解決對企業遭遇的資金“瓶頸”,關鍵是要感同身受,把破解難題視為己任。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宣堡鎮政府幫助企業融資300多萬元,今年一季度已幫助企業融資100多萬元。20萬元、30萬元、50萬元,這些融資單筆并不大,卻為企業掃除了發展障礙,注入了勃勃生機。今年來,滬泰新緣制鞋公司、生物制品公司以及金屬制品公司等一批企業的經濟總量均在翻番增長,這些企業在過去一年中都曾經遭遇過融資難題。企業負責人由衷地說,幸虧有政府幫助,才挺過了難關。 【記者感言】 企業解了難題,干部卻擔了風險。我們覺得,宣堡鎮干部誓與企業共渡難關的精神,以及遇到發展難題不回避的闖勁值得稱道。各地干部如都能像他們那樣,將企業的困難感同身受,市委書記張兆江提出的“破難題”的要求將會得到有效落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