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葉余華 特約通訊員 蔣宏娟 朱海娟)連日來,泰興市曲霞鎮肖榨村的田頭一片繁忙。一邊是上百個群眾在田間采拮甜豌豆,把一袋袋包裝好的甜豌豆搬上前來收購的汽車;一邊是玉林甜豌豆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在給群眾結算貨款,群眾數著一張張鈔票,收獲的喜悅溢于言表。 肖榨地處曲霞鎮北部,旱谷田多,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農民“一麥一棒”的種植模式沿襲多年,畝均收入不過千元,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如何讓群眾盡快富起來,讓更多的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成為該村“一班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去年,該村黨總支書記丁玉林聽說分界鎮趙莊村農民種甜豌豆致富了的信息,他立即組織村“一班人”和種植專業戶代表前往參觀學習。趙莊村黨總支書記趙登平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并介紹,種植甜豌豆無需考慮銷路、管理問題;甜豌豆的生產周期基本與本地小麥、豌豆同季,但效益是它們的好幾倍。 趙登平說,2008年該村甜豌豆畝均效益達3500元。如果甜豌豆接茬青花生或青玉米,接下來再接茬綠花菜,實行循環種植,迭加效益明顯,一年下來,每畝可獲純收入8000元以上。去年秋播,趙莊的甜豌豆種植面積已擴大到10200畝,成為我市訂單甜豌豆種植第一村。 當丁玉林一行人看到趙莊的甜豌豆正如火如荼地發展,遍地甜豌豆,遍地市場,怦然心動,決心趟出一條“種甜豌豆致富”的路子來。但是,這樣好的項目引進后,實施起來難度卻不小,誰也不愿意去承擔這個風險。 為了打開局面,致富千家萬戶,丁玉林決定由他帶頭來種甜碗豆。他以畝年租金8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500多畝,注冊成立了“泰興市玉林甜豌豆專業合作社”,并實行自負盈虧。通過合作社引進、試驗、示范新品種新技術,來做給農民看,讓農民認識了解新品種的優點、特性和新技術的使用方法,并教會農民怎么干。 據丁玉林介紹,合作社與種植農戶簽訂了保底價收購合同,施行引種、栽植、管理、治蟲、銷售一條龍服務,切實解決了甜豌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目前,合作社共簽訂收購合同298份,種植甜豌豆面積530畝。從采拮甜豌豆的情況看,這茬種植雖然受到“倒春寒”氣候的影響,加之又是第一年試種,但畝均收入仍可達到 2300元。 田頭豌豆遍結果,社員心頭樂開花。合作社種甜豌豆賺了錢的消息傳遍了全村,群眾紛紛前來討教種植經驗。丁玉林說,下一步,該村將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重點擴大優質、高效的甜豌豆種植規模,并按照基地建設的標準,強化項目建設;同時,繼續強化鎮村干部工作責任,切實抓好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推動現代高效規模農業的加快發展,讓群眾真正得到更多的實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