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但50多年來內戰不斷。來自中國的維和部隊,為那里帶去和平安定,也帶去了中國人民的友誼和援助。今天,泰興藉二級士官蔡華將為家鄉人繼續講述一個中國士兵在蘇丹維和的經歷。 蘇丹內亂戰區,環境相當復雜,武裝分子隨處可見。聯合國維和部隊應急分隊24小時隨時待命,營區駐守士兵遇到突發情況也要隨時出動。蔡華在倫拜克營區負責武器的保管和彈藥發放,管著一個中隊的彈藥庫,蔡華的壓力可想而知。 濟南軍區某部二級士官蔡華說:“時間每一秒都很關鍵,突發事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平時基本上都在緊張狀態,我晚上基本上都要熬到深夜。” 蘇丹武裝叛亂分子經常挾持當地百姓甚至武力威脅維和部隊,蔡華雖然屬于工兵,但出去執行任務的時候也會與武裝分子遭遇。08年9月的一天,他隨戰友外出挖土修路時,就曾遭到武裝分子的威脅。 蔡華說:“進入市區的時候,突然被當地部隊攔截下來,他們全部都帶著槍,上去檢查我們的車,上去搶我們的槍。” 此時,武裝分子正在開展“繳槍運動”,不管平民還是維和部隊,見槍就搶。由于武裝分子人數眾多,力量懸殊很大,接到上級指示,蔡華與隊友迅速撤退,避免了損失。 在蘇丹,中國軍隊更多的是肩負著重建當地基礎設施的任務。在蘇丹瓦烏,蔡華所在工程兵大隊主要負責造橋修路、架設板房、維護機場。 蔡華說:“我們在倫拜克修建了一條‘友誼路’,我們從開辟開始干,到修完了之后,這個路的標準已經達到了飛機場的標準了。” 八個月時間,他們在號稱世界火爐的蘇丹瓦烏累計建造橋梁7座,修建公路100多公里,架設板房400多間,創造了神奇的“中國速度”,也為蘇丹人民帶去了文明、便捷的生活。中國軍隊因此受到了聯合國官員、蘇丹政府和人民的稱贊。 蔡華介紹說:“副州長代表整個州的老百姓到我們那里慰問、看望我們,表達他們的謝意。我們的車隊只要從路上走,老百姓都站在路邊上對我們招手示意,豎起大拇指,還說‘China、China,Good、Good!’” 中國軍人用鐵的紀律、高度的團結、高效的工作成績,贏得了世界各國軍隊的尊重和贊譽。8個月的維和任務結束后,為表彰做出貢獻的中國軍人,聯合國蘇丹特派團戰區司令格利準將親自為蔡華和戰友們頒發了“聯合國和平勛章”。 蔡華說:“我們的維和部隊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的素質、中國軍人的速度,也讓別的國家知道我們中國是個文明大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我感到作為一個中國軍人自豪。” 編后: 愛國甚于一切、使命高于一切、鐵律重于一切、拼搏戰勝一切,這是中國維和軍人的精神。他們為世界帶去和平,為祖國爭的榮譽,我們為這樣的中國軍人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