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發展,市高效農業園區已初具規模。規模有了,下一步如何提升園區運行質態? 在泰興市農業科技園區,科技創新大樓已經接近完工,另外在園區內部的智能溫室和日光溫室的建設也已接近尾聲,它們的建成將為泰興市高效農業園區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到目前為止,市高效農業園區設施大棚面積已達8000畝,高效農業面積超過了15000畝。規模高效農業的蓬勃發展,對園區產前、產后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年初,我市投資一千多萬元,在市高效農業園區內新建農業科技園區,園區分三大塊,一是農業科技創新大樓,負責農副產品的檢測和新品種的引繁;二是智能溫室育苗區;三是日光溫室反季節蔬菜示范區。其中智能溫室育苗區設施達到省內一流。 新街鎮副鎮長吉紅霞說:“這就是我們智能溫室的育苗區,像這樣的苗床達到3500平方米,主要進行工廠化育苗,保證園區的種苗供應。” 為解決園區產品銷售難、產品銷售價格低的問題,我市今年專門組建了市農產品加工園區,通過對農產品的加工、包裝、品牌建設,使蔬菜等農產品進入市外、省外市場,進入超市,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市高效農業區的旅游開發開局良好。 市高效農業園區生態園大酒店總經理張建國說:“隨著新街農業園區的規模發展,到園區觀光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生態園大酒店開業半年來已接待將近2萬人的游客。” 高效農業園區新發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進程中,高效農業園區的發展將愈來愈快、愈來愈寬廣,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愈來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