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技術和種植品種是農業項目的生命線。兩年來,市高效農業園區不斷吸納國內新技術,引進新品種,來提高種植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今年年初,來自浙江黃巖的何省揚來到市高效農業園區,承包了350畝農田種植西瓜。目前在許多西瓜種植戶的西瓜苗剛剛移栽結束的情況下,何省揚種植的西瓜已經結了碗口大的瓜,而且按照他的種植技術,這種西瓜一年可以采摘四茬。 我市目前正常的西瓜六月份開始上市,八月份采摘結束,一次種植只能采兩批,上市時間集中,收獲量不大。而浙江瓜農生產的西瓜上市早、產量高,畝產純收益在萬元以上。新街鎮引進這項技術后,安排專業技術人員跟蹤學習,明年將在西瓜種植中推廣這種種植技術。 市高效農業園區起步階段,曾花費40多萬元聘請山東4名蔬菜種植技術人員擔任技術顧問,成功地在園區移植了山東的茄子苗嫁接、茄子點花保果等先進技術,使茄子產量從畝產六千斤提高到一萬斤以上。 市高效農業園區原來定位在茄子、大椒為主的蔬菜業的發展上,品種比較單調,經過兩年的摸索,園區蔬菜品種豐富起來,現在春天也有大量萵苣等蔬菜提前上市銷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