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宣堡鎮的紀溝村,你會被郁郁蔥蔥的銀杏樹所吸引,你更會為那些出口到世界各地、精美華麗的地毯所驚嘆。紀溝人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善于經營的頭腦,走在了小康隊伍的前列。
在紀溝村田頭的豬舍里,記者見到了正在清理豬圈的紀正紅。今年春節一過,村里就幫助他從村民手中流轉了部分土地,新蓋起了20多間豬舍,喂養了近2000頭肉豬。看著一頭頭不久就要出欄的肉豬,原先做過銀杏經濟人的紀正紅給記者算起了經濟帳。
紀正紅告訴記者,他看到人家養豬賺錢,就找村里批了點地,擴大了規模,一年達到了千把只,純收入也能有5、6萬塊錢。
據村干部介紹,紀溝村除了擁有7、8戶像紀正紅這樣的養豬大戶外,還有很多養雞大戶,其中最大的養雞戶一年出欄肉雞能達到50000只。紀溝村民靠著發展各式各樣的農副業,過起了富足、小康的好日子。
最讓紀溝人感到自豪的是,村里在外發展的能人紛紛回鄉創業,他們帶回了資金、技術,辦起純手工編織的地毯加工廠和鞋幫加工廠,用足了留守的婦女和老人,使他們每年也能有近萬元的收入。村兩委會還下大力氣盤活閑置資產,將閑置的廠房、學校進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收入增加了,村民們盼望著居住環境越變越好。村兩委會利用村里能人多的資源,采用集體籌資和能人捐助的方式修橋鋪路、清理河道、綠化環境,讓村莊變得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