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對農村而言,調整產業結構是重要途徑之一。古溪鎮溪北村帶領村民立足實際謀發展,興村富民奔小康。
在溪北村,記者看到,嬌嫩欲滴的桃花綴滿枝頭,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環繞村莊,新修的水泥小路通向各組各戶;漂亮的小洋樓,清澈的村莊河道勾勒出溪北村美麗、祥和的小康生活。
古溪鎮溪北村村民顧義凱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家的變化大的很,樓房砌了,家里什么電器都有,什么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一應俱全,洗澡用的是熱水器,兒子還買了小汽車。
溪北村是一個以生產出口玻璃儀器為特色的小康村,全村共有10多家玻璃儀器廠,村里大部分村民都在這些廠里工作,每年都有萬元的收入。村民汪茂春告訴記者,村里企業比較多,村民就不需要出去打工了,在家上班一年也有個萬把、兩萬塊錢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算得上小康生活了。
村里還主動幫助、扶持村民辦起了養殖場、苗圃園,不僅農民富裕了,村集體的經濟收入也增加了,村公益設施建設不再向村民攤派錢糧;同時,村干部主動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去年年底,村里還投資40多萬元建起了村辦公室、圖書閱覽室、村民活動室等,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今年春節一過,村干部們又在高效農業上動起了腦筋,他們主動帶頭,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露天草莓。
“村民富,民心定,民風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團結務實、奉獻為民,村委班子正帶領村民走在和諧小康村的前列。古溪鎮溪北村黨總支書記劉兵表示,今后將做大做強玻璃儀器特色產業,擴大高效規模農業效應,在草莓種植的基礎上,引進新品種花菜100畝,同時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讓村民過上真正意義上的小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