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溪鎮常橋村在積極發展養雞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和規模養殖項目,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全面超過小康標準。
在古溪鎮常橋村的田頭,記者看到,一些村民正在用竹竿和稻草搭建支架。據了解,這個日本甜豌豆種植項目共80畝,是常橋村8位村干部承包的高效農業示范項目。
古溪鎮常橋村黨總支書記夏明生告訴記者,村干部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向老百姓反租土地80畝,用于甜豌豆種植。在村干部的帶動之下,全村種植甜豌豆的面積已經達到250畝以上。
村組合并后,常橋村擁有3600多人口,3600多畝耕地。養雞是常橋村的傳統產業,近幾年,一些過去在外打工的村民慢慢轉向養殖蛋雞,使常橋村的養雞規模越來越大。
常橋村村民李新生過去開過拖拉機,前幾年看到人家養雞都蠻發達的,去年也搞了幾間房子,養了3000多只雞子,一年的純收入在五六萬塊錢。
在村里承包龍蝦養殖基地的程鵬告訴記者,壯年勞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不少農戶更愿意將耕地流轉給別人。程鵬通過土地流轉的方法搞龍蝦養殖,租金是每畝800元,同時,土地流轉過來的閑置人員到這里來打工,每月工資是800元。
通過多年的嘗試和改造,常橋村的生產方式已由單一的農耕向多種經營轉化。目前,由村里能人創建的萬頭豬場項目基礎建設已近尾聲,初步形成了龍蝦、生豬、甜豌豆等4大高效規模農業產業群,村民人均收入已達8000元。
據古溪鎮常橋村黨總支書記夏明生介紹,他們下一步的打算是把村里的主干道全部硬質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硬質化,進一步為老百姓增收創效提供有力保障。
|